中国画圆战术的“布局”、“布阵”、“布势”,蕴含中国哲学思维方式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布局,是对事物的全面规划与安排;布阵,是对事物的排列阵形;布势,是事物发自内在的形气。阴与阳,是中国画圆战术的布局;圆与方,是中国画圆战术的布阵;战术口诀是中国画圆战术的布势。打中国画圆战术,需要把握“布局”、“布阵”、“布势”的辩证关系。
其一,阴阳布局。易经之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道德经智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中国画圆战术是按照阴阳布局的,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以柔克刚,多点进攻,这是中国画圆战术阴阳布局最高境界。球场上球员之间的每一次移动都会出现阴阳跑位的分布,有上有下,有下有上,有左有右,有右有左,有横有纵,有纵有横,有正有奇,有奇有正,有虚有实,有实有虚,阴阳布局统领着战术配合的一切变化,是战术配合的总开关。阴阳创造时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布局是打好中国画圆战术的“道”。因此,在进行画圆战术训练时,阴阳互动、阴阳互变移动跑位需要进行专门的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训练。
其二,圆方布阵。从圆而方,以圆促方,圆中求方,外圆内方,智圆行方,小圆大方,这是中国人的圆方文化。中国画圆战术有两条有形的移动配合路线,一条为基本移动路线,另一条是变化路线。一圆一方之谓德,基本移动路线为圆,变化路线为方,基本移动路线彰显内在融合机制,变化路线体现独立个性,这两条移动配合路线源自阴阳之道。中国画圆战术是按照随机落位(主要是五外落位)、多元发动(50种发动方式)、基本移动路线(圆)、变化路线(方)的结构进行布阵的,阵形集中体现在圆与方即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的相互转化里。基本移动路线创造内、外、边机会,变化路线在内、外、边机会里延伸拓展,二者可以相互渗透与转化。在进行画圆战术训练时,要强化圆方融合的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努力做到,球不上圈,画圆不止,手不粘球,马不停蹄,圆内有仁为上善,方中无我是真人,努力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外圆内方观念,熟练掌握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多种移动配合形式,强化外圆内方意识与素养。
其三,口诀布势。战术口诀深藏与阴阳布局、圆方布阵之间,看不见,摸不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以“意”的形式或心法的方式存在,以战术口诀之意造千变万化之象(形)。中国画圆战术一共有七组核心战术口诀心法,以无形统领有形,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将比赛置于无形,引领着有形的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高效运转与联动,心中有道,脑中有诀,眼中有器,胸中有势,因防而变,择诀而攻,画圆方攻。其中,基本移动路线一组口诀,变化路线六组口诀。中国画圆战术,因为有了战术口诀心法,便有了灵气,是其活的灵魂。战术口诀是打好画圆战术的内功心法,充分反映了画圆战术对于篮球战术配合的中国哲学解读,是中国人打篮球的哲学思维方式凝聚。将战术口诀心法内化于心,就能外化于形,并能做到纵横捭阖、行云流水、延绵不绝。在进行画圆战术训练时,要强化战术口诀心法引领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的熟练操作以及战术口诀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变化中运用,在运用中变化,培养球员灵活机动,善变多变,善变者强的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
中国画圆战术之所以成为中国篮球哲学,就在于其中蕴含了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哲学思维方式,汲取了阴阳之道、圆方之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法术器、以道驭术、以法领器等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