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厕所文化

(2009-03-20 08:48:48)
标签:

文化

厕所

文明

现代

杂谈

分类: 杂谈

    人们谈论美食的多,谈论厕所的少,是因为它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美食文化与厕所文化一样重要。
    周日,风和日丽,实在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漫步在宽阔的马路上,允吸着初春的清新气息,感受着和煦阳光的关爱,整个身心处于休闲、放松、愉悦之中。突然,有些内急,快步找寻公厕,可是,遗憾得很,找出很远,也没看见一个公厕。无奈,进入一家大超市,直奔主题。当我如释重负走出超市时,第一次感觉厕所的重要,内急的痛苦。这么繁华的城市,怎会找不到公厕呢?反正也没事,我开始了寻觅公厕的经历,寻了大半天,也没觅到一所可用的公厕,失望而归。不禁感慨到:真是高楼越建越多,厕所越来越少。厕所,本应是与现代化城市配套的服务设施,是人性化城市规划的体现,可是,这么重要的一环被城市管理者忽略了。
    诚然,厕所的重要性及人们对这种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天然的顺序,就是它必然产生于温饱之后。“民以食为天”,首先人们解决了吃的问题,然后才有拉的问题产生。中国老百姓过去之所以厕所简陋,一是没感到它有什么重要,二是温饱还没解决,其他一切从简。虽然内急时找不到厕所很痛苦,但这种痛苦的经历不多,远不如饥饿给人的印象深刻。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再为温饱而思虑,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解决了吃好,吃饱的问题之后,随之产生出拉撒的问题,解决之显得特别重要。试想一下,人们出外旅游、采风、逛街,可以带些吃的、喝的,用的。可谁能背个马桶呢?又不是皇上巡游。人一旦内急,必觅场所。如果在荒郊野外,就比较好办了,但若在公共场所,就可能产生问题。遇到内急之时,随地小便的事也就难免了。所以社会是否能关照人们的这种需求,并认真解决,这是社会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厕所文化应该是国家或城市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联合国环境报告指出,中国城市人均拥有厕所的比例居世界末位。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每平方公里至少要有30座公厕,繁忙闹市区每隔200米应有一所,次要干道每500米应有一所,但全国尚未有任何城市达到此要求。其他城市我没调查过,就我居住的城市,现在很难见到公厕,我们单位对面倒有个公厕,可是已经挪作他用。

 

            设计还不错的厕所,已更名——古松起名居

【原创】厕所文化

    公厕的数量严重不足,仅有的公厕管理极差。我市母亲山——龙首山是市民锻炼、休闲的好去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每天有大量游人观光、游玩。但公厕却令人望而却步,不到万不得已,我是坚决不进。那里面的味啊,正如相声大师候宝林老先生笑谓“还是咱们的厕所,味儿正!”
    再说说公共场所和单位的厕所,现在,男女平等,单位男女比例相查无几,可是,厕所差别很大。以我们单位为例:男厕所蹲位多,还有小便池,宽敞明亮,女厕所一个蹲位,没窗,如果不开灯,什么也看不见。经常有女同跑等不及,到令一层楼方便。有人对公厕进行调查,发现,女性入厕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3倍。又因为男性的特点,即有小便池,实际上面积相等的男女公厕,男厕的容量也大大高于女厕。经常见到,商场、候车室女士排队上厕所的壮观场面。所以,我们应当从生理条件考虑,改进公共场所和单位公厕的设计标准,以大大方便女性同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