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这篇文章,是归侨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作者从小在新加坡(文中称作星岛)长大,颇受外祖父洪镜湖老先生的影响。洪镜湖先生,是晚清时候的一个举人,后来下南洋做生意,之后定居新加坡。但他一直保留着一些中国文人的许多气质,自幼饱读诗书,能书善画,喜欢古玩等,尤其是爱梅赠梅这档事,让作者难以忘怀,甚至影响终生。作者回忆外祖父身前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思乡落泪和托梅寄情的故事,反映了外祖父虽然飘泊他乡但心眷祖国的赤子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深深思念和赞誉之情。文章的用意很深,尤其是课题《梅花魂》,在全文中有着多种含义。首先,梅花魂的最底层涵义是梅花之魂(即梅花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外祖父乃至许多中国文人喜欢梅花的最初原因。第二层涵义,梅花魂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气节。在外祖父的心里,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而身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看到这梅花自然就联想到中国,想到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养育了无数中华英魂,他们也正如这梅花一样,“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第三层含义实质上外祖父是在说自己,不管身在何处,自己都是一位具有骨气的真正的中国人。
在第一次教学时就对外祖父不能回国的原因深有疑虑,绝对不仅仅是外公年纪大了,年纪大了应该更应回国才是,落叶归根嘛!可我查阅大量资料后得到比较合理的原因是这样叙述的:外祖父是在新加坡,是“大地主”,资产不好说了,当时是解放初,回国就可能被人们说成“叛国者,叛徒,汉奸”等等,那个时代是不可理喻的时代,是疯狂的时代呀!而且作者回国后遭到的种种波折就是证明。所以说,外祖父不回国是明智的,而作者回国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的,幸好她还活着,熬到了开革开放,才昭雪。外祖父为什么要到新加坡?我们回到祖国后又遭受怎样的待遇……这些我都至今还是一个谜。古诗文的教学背景很重要,可我现在要说哪一课都很重要。要好好上好一课真的是不容易啊,这时“书到用时方很少”的感慨油然而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