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医生眼里的矿工

(2009-02-23 13:13:03)
标签:

矿工

白求恩塑像

医疗救治

井口

矿区医院

古交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山西-古交-屯兰”现在风靡网络、电视和电台的地名,“矿难”这一耳熟能详的字眼再一次出现在耳畔。
    一大早,惺忪的双眼,沉甸甸的脚步,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我独步在去医院的途中。7:30AM,“铃声-处长”,一个急迫的声音一下子把我彻底惊醒——“急救箱-车队-古交-矿难-急救”,深深的扣着心弦。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外出急救,但在我印象中,屯兰煤矿似乎刚刚庆祝了“十年安全生产”和“五年零死亡”的记录。一路警察开道,65分钟,救护车便抵达古交屯兰煤矿的井口,门外警戒线外站满了焦急等待的矿工家属,井口的抢救工作异常的紧张,一个、两个……却一直不见有生还者出来。省委书记、省长、卫生厅长等领导在现场不停地指挥、忙碌着,身后的闪光灯一直在“咔嚓、咔嚓”不停的闪烁,已经看不出衣服的颜色,脸上、手上、白衣上都早已被黑色吞噬。

    每看到出来一名矿工,心都能悬到嗓子眼,举着胳膊的、蜷着腿的,早已僵硬的身躯一个个从眼前晃过,那种滋味,说不出的难受!医疗救治小组紧急部署,我们被安排到屯兰矿区医院救治今晨凌晨升井的矿工,共计8名,不同程度的有中毒后的体征,“补液-吸氧-复查血象-监测生命体征-暂缓脱水”等一系列治疗,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喉镜-气切-气管插管-皮球-复苏”时刻准备着。
    听屯兰矿区医院的同行说,凌晨在这不大的小院里躺满了300余名升井的矿工,有一名不幸救治无效死亡,小院的角落还堆放着已经剪破的矿工作业的衣服、面罩、头灯。今早出发时官方报道被困96名,截止中午12时,在挖出的40余名矿工中,我只见到两名尚有呼吸的幸存者。
    救治小组接着要求我们去矿区总医院展开医疗救治工作,经过对升井矿工和幸存者简单查体后,决定各家省、市级医院临时组建以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职业病防护专业为主的救护队,就地开展与死神的争夺战。气氛十分紧张,每一秒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截止救护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矿工病情趋于稳定时,生还者尚不足10人,住院的百余矿工中,病重26人,尚不能完全脱离生命危险。
    傍晚,除了主要专业的专家继续留守外,其余的专业医师返回医院待命。望着矿区总院院中矗立的白求恩塑像,望着仍在不断往返矿井与医院间的救护车,望着站在马路中央指挥交通的警察,望着马路两旁、警戒线外、医院栅栏之外那焦急等待的家属,心中默默祈祷——矿工师傅们,生者活好,逝者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