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什么是竞走?
1、竞走运动
竞走是一脚支撑和两脚支撑交替进行的周期性运动。是在规则的约束下,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走的速度的耐力性项目。
竞走的技术是在普通走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普通走步不同的是,竞走运动充分利用髋关节的扭动和臂的摆动,加快步频,加大步幅,从而达到增加速度的目的。
2、发展概况
据史料记载。竞走成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是在十九世纪初期。竞走最早出现在美国,然后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1869年,美国举行了7英里的竞走比赛,1876年~1888年,英国举行过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的多日竞走比赛,使竞走项目得到了广泛开展。
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竞走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12年奥运会设10公里竞走比赛。1932年奥运会设50公里竞走比赛。从1956年起,将男子20公里竞走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现在奥运会的男子竞走比赛项目为20公里和50公里。
女子竞走是80年代兴起的项目,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1980年国际田联决定将女子竞走比赛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将女子10公里竞走列入比赛项目。
3、中国的竞走运动
竞走运动传入中国是在1904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竞走运动才真正发展起来,运动水平不断提高。80年代后,中国竞走运动的水平逐步接近和达到世界水平。男女竞走运动员多次夺取国际大赛的桂冠,并多次创造世界、亚洲纪录和最好成绩。特别是女子竞走运动员,如徐永久、阎红、关平、陈跃玲等名将,在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上
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4、比赛形式
竞走的比赛形式有两种:场地竞走、公路竞走。
5、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
竞走的成绩取决于竞走的速度,而决定竞走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步频的快慢取决于神经的灵活性、肌肉的力量和全身各部分运用的协调性。步长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员的腿长、髋关节的灵活性,以及后蹬的效果。
在实际比赛和训练中,必须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不同技术风格,寻找适合个人情况的最佳步长、步频。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步长,平均能达到110~120厘米,步频可达到每分钟200~220步左右。身高与步长的比值一般在0.6~0.7之间。现代竞走技术以提高步频为主。
八、什么是短跑
1、短跑运动及项目
短距离跑简称“短跑”,是田径运动中最吸引人的项目之一。它包括6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跑。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比赛采用分道跑方式,必须用蹲踞式起跑。
短跑是发展速度素质最有效的手段。短跑成绩主要取决于步长和步频两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引起速度的变化。
短跑中最典型的项目是100米赛跑。一般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2、古希腊时代的“短跑”
历届古代奥运会都有赛跑项目。据史料记载,古代赛跑项目的距离,开始只有一个斯太地。后来发展到24个斯太地。按照现代田径运动的观点,古希腊时代的一个斯太地和两个斯太地可以称为短跑。古希腊时代竞技场的跑道与现代的田径场不同,形状呈马蹄型,有两组直道,每组直道包括3~5条分道,每条分道为1.40~1.60米。
3、奥运史上的短距离跑
短距离跑是一项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早在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希腊奥运会上,就有了赛跑项目。近代短跑发展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男子有100米和400米的比赛,1900年第2届奥运会增加了200米比赛。近代奥运会上第一次举行女子短跑是在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上,项目为100米。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上把200米列为女子比赛项目。女子400米是从第18届奥运会上开始的。另外,60米跑是室内比赛项目,也常在儿童少年比赛中举行。
4、中国的短跑运动
解放前,中国的男子100米纪录是10秒7,200米纪录是22秒。
解放后,中国短跑运动发展较快。1965年,男子100米有2人进入世界前10名,女子100米有1人进入世界前10名。著名短跑运动员陈家全以10秒的成绩,平了当时的男子100米的世界纪录。总体来说,中国短跑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5、技术演变过程
现代短跑技术是在不断地变化。二十世纪初,跑的技术是“踏步式”跑法。特点是躯干前倾,大腿抬得高,脚的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近,步幅较小。以后芬兰人创造了所谓“摆支式”的跑步技术。特点是上体直立或稍前倾,大腿高抬,脚落地较远,用脚跟着地,落地点在身体重心前面。这种方法影响速度的发挥。现代短跑的技术特点是积极快速后蹬,大幅度伸展髋关节,前脚掌积极落地,蹬摆配合协调。
6、五花八门的起跑姿势
短跑的起跑技术也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最初古希腊人赛跑出发时,用一只手抓住绳子站着起跑,有的运动员利用后蹬石块的力量,冲出起跑线。
十八世纪末,运动员站在起点上,有裁判员喊一声“跑”,比赛就开始了。以后又出现过
各种各样的起跑,如“分手起跑法”、“双方同意起跑法”、“卧倒起跑法”等。
1888年美国大学生西里里第一个在比赛中使用了“蹲踞式”起跑。
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100米决赛时,5名运动员竟用5种不同的起跑姿势起跑。
1929年美国选手辛普逊首先使用了可调节的起跑器。他用9秒4跑完100码,但没被承认为世界纪录。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以前,短跑运动员一直是在跑道上利用起跑穴来起跑。当时美国著名黑人运动员欧文斯跑出10秒3的好成绩,就是利用起跑穴起跑的。
直到1938年,起跑器才取得合法的地位。经过发展,现在短跑比赛所使用的起跑器更科学合理。
7、100米和100码的区别
世界上曾有两种长度的短跑项目,即米制和英制。使用米制的短跑项目有60米、100米
、200米、4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使用英制的短跑项目有60码(54.86米)、100码(91.44米)、220码(201.17米)、440码(402.33米)。
这两种制度的短跑均被国际田联承认。但从70年代中期始,国际田联只承认米制为长度单位的世界纪录,不再承认以英制为长度单位的短跑项目的世界纪录。
8、记录成绩方法
记录短跑成绩的方法可分为人工计时(手记时)和电动计时两种。人工计时世界纪录是从1900年开始,一直延续到70年代中期。记录成绩的单位为1/10秒。这一时期,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从1912年的10秒6提高到1968年的9秒9。从60年代末期开始承认全自动计时系统记录的世界纪录,记录成绩的单位为1/100秒,这种方法比人工计时方法精确度提高了10倍。
现在的大型田径比赛使用的是全自动电子计时系统来记录运动员的成绩,同时也使用人工计时,以防止电子计时系统出现故障。一般性的运动会仍使用手计时,但用于手计时的电子秒表精度早已达到1/100秒。
9、场地和器械
起跑时所用的起跑器是用坚固材料制成的,一般为铁质,两端的踏板可前后移动,角度可调整,有折叠式和连体式。目前大型比赛多采用连体式起跑器。
短跑的各个项目均在标准400米田径场的跑道上进行。跑道的宽度为1.22米,一般有8条跑道,由5厘米宽的白色分道线将各道分开。跑道的左右倾斜度不超过1:100,在跑进方向的倾斜度不超过1:1000。
目前田径场的跑道有三种材料铺设,即煤渣、火山岩石末和塑胶跑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