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演讲好玩的片段

标签:
北大演讲一流大学胡说校园 |
分类: 随笔 |
我在北大教育学院演讲的题目是《自觉跳出体制陷阱——谈高校战略转型》,大约有三个半小时。录音还在整理中。就发点好玩的片段吧。
开场白
北大教育学院副院长,多年的好友阎凤桥教授,郭建如副教授和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里面坐了四十多人,人不算多。
凤桥教授开场做了很热情的介绍,向听众推介了我。
“今天的讲座收费吗?”我站在讲台前,先向建如兄发问。
“不收,不收。”建如兄边说边摇头。
“到北大来做演讲,是一件很荣幸、很有面子的事情。”
“哪里,哪里,我们很荣幸。”建如兄也很客气。
“因为在北大演讲很有面子,所以很多有名有学问的大家和没名没学问的小众都想到北大开讲座。我听说,北大的个别同学很有才,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找一个教室,邀请那些没名没学问的人来办讲座,并向演讲人收取费用,各得其所。”
“是么,没听说过。”建如兄很诧异。
“所以我要事先问清楚,今天向我收钱不?”(哄笑)
“不收,不收!”建如兄笑了。
“真的不收?那我就开讲了。不问清楚,我心里实在不踏实。”(哄笑)没名气没学问,又想在北大演讲绷面子,还不想花银子,老胡的心态有点成问题。
办学的动因
80年代的时候,我在学校里教书,闲着没事,88年7月曾经替西安翻译学院在延安招过一次生。那大概是西安的民办学校第一次去延安招生,咨询的学生络绎不绝,我也比较会讲,招了不少学生。
因为是他人介绍,所以去延安之前,从来没有去过当时的西安翻译培训学院,接新生时一看,我的妈呀!这就是大学?在西安西郊土门一栋沿街楼里租了4-6层,教室、宿舍都在一栋楼里面。这样的条件,把学生招来了,会不会出事情?
所以,招完生后,我就没敢再去西翻。好长时间里,走在大街上都很担心,生怕操陕北口音的学生揪住我,说我骗了他们(笑声)。
可是,就在那种环境、条件下,丁祖诒院长不仅不像我那样胆小怕事,反而器宇轩昂地要创“东方哈佛”,我简直太佩服他了!(笑声)真的,我一直佩服他到现在。没有丁先生当年在普通人看来的“偏执”劲,就没有陕西民办教育的今天。如今,我见了他老人家人前称院长,背后尊老大。
我后来还发现,我们老大不仅什么事也没有(笑声),反倒是学校越办越红火。既然办学条件差点不要紧,出不了事情,而我这人胆小,可是不太缺心眼,自己为啥不能试试呢?从此我就踏上了办学之路。总体来讲,我起始办学动机不太纯,到现在也还不太纯!而一直以来,我对动机“纯”的各类人士都心怀警惕。
前些日子,我邀请陈丹青老师到西安演讲。谈起当今的教育,丹青老师就压不住心中的火:“现在的大学生都被关进了笼子,进行大批量圈养,大学把大学生当成鸡在养……”
丹青老师有些不明白,疑惑地看着我。
“我们欧亚学院的老校区就是从西安机械化养鸡场改造来的。”(笑声)
大家别笑,养鸡场改的并不一定是坏事情。今年寒假,我们学校的一些同事去台湾考察,回来给我说,台湾很多学校面临生源危机,办不下去了,有些地处郊区的学校于是动脑筋想把校园校舍改成养鸡场、养猪场,看能不能可持续发展。
我一听乐坏了:“将来生源下降,欧亚也办不下去了,直接改回去就完了,不用费事,我们有优良的传统和基因,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哄笑)
世界一流大学
丙奇教授是个学者,做事较真,有点不明事理。据我所知,去年清华已经请了几名海归学者开始研究一流大学的衡量标准问题了。
我刚才路过世纪大讲堂的时候,看到北大成立了歌剧研究院,“歌剧”、“研究”、还是“院”级别,真够人文的(笑声),可喜,可贺。估计哈佛大学也没有,所以北大比清华靠谱,今年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世界一流大学了(笑声)。
谁可以胡说
在讲座中间的互动环节,一位同学发言,开口先道:“我也就胡说了……”
“你姓胡吗?”我打断她,问道。
“不是。”
“那你为什么要‘也胡说’呢,是不是讽刺我今天的讲课。” 我接着问(笑声)。
“没有,没有。我不姓胡,姓黄。” 发言的同学一边笑着,一边接着道。
“好,那就黄说吧。”(笑声)
“好吧,我今后要努力,成为‘黄说’。”小黄到底是北大人,心领神会并且志存高远。
“只要不把事说黄了就行。” (笑声)我对教学效果要求并没那么高,而学问大的人又经常爱这么干。
http://s7/middle/53102b96x83e3a5bad7e6&690
内容总体还比较学术,不能总讲段子
http://s15/middle/53102b96x83e3a745627e&690
严肃的凤桥教授看来还比较开心,那我就踏实了,不担心建如收钱了。
http://s1/middle/53102b96x83e3a9242a50&690
谈战略要靠高手,我的同学韩志勇先生是联想集团原战略部总监,被我请来助阵
http://s6/middle/53102b96x83e3aae3a22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