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给孩子讲《蚯蚓的日记》

(2009-08-12 20:37:55)
标签:

亲子阅读

蚯蚓的日记

讲故事

育儿

杂谈

分类: 儿童文学评论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只不过长大以后,我们都忘了这些,于是跟孩子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亲子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和孩子一起度过一段时光,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持续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而这正是和孩子共处中弥足珍贵的东西。

   《蚯蚓的日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怎样给孩子讲《蚯蚓的日记》

   这本由朵琳•克罗宁著文,哈利•布里斯绘图的书以一条小蚯蚓的口吻,用充满童趣的语气写了它对自我,对世界,对天敌,对朋友还有对人类的认识。回想童年,日记是继请假条之后,我们学会的第二种应用文体,有的时候它成为一本流水账大全,有的时候它又见证了强说愁的青涩,但不管怎样,以第一人称“我”为文,总能流露出本真的情绪。
   《蚯蚓的日记》就看似一本流水账,很像一个小男孩真实的生活经历,所以作者在扉页上写道:给小男孩们。
    先粗略从文字上梳理一下《蚯蚓的日记》的主要内容
   开篇写道:妈妈说我应该记住的三件事:地球给了我们需要的一切;我们在钻地道的同时也帮忙照顾了地球;绝对不要在爸爸吃报纸的时候烦他。很有童趣的话语,有点像阿甘捧着一盒巧克力嘟嘟囔囔地说:“妈妈常常说过••••••”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注意什么,说完后还不忘再强调一句:“记住了吗”?蚯蚓宝宝也许是从妈妈众多的教诲中记住了三条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告诫,不过它们其实反应的是蚯蚓的自我认识,大到和世界的关系,小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行为规范,而这恰恰是很多孩子,甚至是家长未必能明了的。
   接下来到了蚯蚓的友谊,和一只蜘蛛的友谊,很有想象力的写法,蚯蚓教蜘蛛钻地,蜘蛛则教它倒立行走,结果可想而知,谁也没有学会,如果非要总结一下的话,在这段幽默的文字后面隐藏的道理是: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蚯蚓最大的天敌是谁?人类!在工业化生产的鱼饵诞生之前,蚯蚓是首选的材料,不少人小时候甚至还有过挖蚯蚓拌香油的经历,我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别忘了,这对蚯蚓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于是在钓鱼季节来临的时候,蚯蚓必须藏到更深的地方中去。
   像小男孩一样的蚯蚓也需要上学,于是它也和很多调皮的小男孩一样,也会忘了带功课,也会被老师罚写作业。
    再往下看则是一些蚯蚓生活中的片段,有恶作剧后的小得意,有各种各样的糗事,甚至还有一点蚯蚓的小理想,类似于我们小时候常被要求写的作文题目:我长大后想干什么?原来蚯蚓的理想是当秘密情报员,其实是类似于贴身护卫的角色,更有趣的是,它不顾蜘蛛“总统会踩到你”的提醒,坚定地认为,这个有危险的工作也总得有人去做,文字背后透着“小大人”的可爱。
   最后的文字是小蚯蚓自己得出的总结,关于“蚯蚓不喜欢的事情”,“作为蚯蚓的好处和坏处”,很有趣,跟开篇妈妈灌输的道理形成呼应。
   作为绘本,《蚯蚓的日记》的画面也非常有特点,色彩温暖、鲜亮,难得的是把蚯蚓这样一种看起来不起眼,并且脸和尾巴近似的动物画得十分可爱。与纯文字的读本不一样,绘本的画面常常参与叙事,《蚯蚓的日记》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故事从封面开始,一只并没有手的蚯蚓用身体卷着一支笔开始写字,与之呼应的则是封底,蚯蚓在纸上写道:“我有一种被偷看的感觉”,是啊,别忘了,我们读的可是蚯蚓的日记!另一点是,书的环衬也被利用起来,作者设计了很多蚯蚓生活中的小物件,比如成绩单,照片等等,看起来很像一个小男孩自己卧室里的摆设。
   如何亲子阅读是一件比探讨亲子阅读重要性本身重要的事情。首先是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我认为一条原则是,根据孩子心智发展情况来定,“适合”比“经典”重要,也就是说,不要不加思考地把所谓经典一股脑地给孩子,比如《蚯蚓的日记》适合4——5岁的孩子阅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日记”,对蚯蚓的习性已经有一些基本认识,不需要家长作过多的背景知识介绍,而对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对情节有一些要求,未必喜欢这样一本看似很散乱的书,同时,他们的心智发育又没有达到认识文字背后的幽默的阶段,结果有可能是,家长觉得好玩,他们无动于衷。
   其次是怎么读的问题,绘本的阅读不像纯文字的书籍,不能光靠念文字就算完成亲子阅读,提示孩子阅读画面同样重要,并且鼓励孩子在阅读中发现细节。曾经就有一位中国小读者,在本书中发现了一个小疏漏,蚯蚓说自己永远不用去看牙医,因为它没有牙,但是在开篇蚯蚓要记住的三件事情中,蚯蚓爸爸分明就长着一口整齐的牙齿!
   既然是能让家长回味童年的书,《蚯蚓的日记》不妨能成为增进两代人感情的桥梁,家长在阅读中能再次感受像孩子一样的蚯蚓的可爱,蹲下身子来注视一下自己的孩子,毕竟,纷繁复杂的现实很容易让我们的内心变得粗糙而迟钝。
    在读书之外还有几件事情可以操作,比如家长可以谈谈自己的童年往事,当然这必须是在阅读完成之后,否则会干扰孩子对书本身的兴趣,可以启发孩子了解更多的,从生物意义上来看的蚯蚓的生活习性,家长不要担心自己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共同查找资料,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教给孩子探索答案的方法,要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教给孩子所有知识,家长要不例外,因此教他们方法更重要;二是在共同探索中增进感情,总有一天,孩子会提出我们答不上来的问题,任何遮掩和敷衍只能让我们日后尴尬,和孩子共同寻找答案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另外,亲近自然也是现在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必须补上的一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去观察蚯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