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lili333ddd
lilili333ddd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09
  • 关注人气:10,9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猜猜我有多爱你》,献给父亲的礼物

(2009-07-16 14:32:35)
标签:

绘本

亲子阅读

猜猜

我有多爱你

育儿

分类: 儿童文学评论

   父母之爱,真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这可以从人类的本能分析,也有人会从宗教的角度解释,反过来,孩子对父母的爱,就没那么理所当然,尤其是还没有习惯大声表达爱意的中国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孩子对父母的爱简单地等同于“孝”,由此而来关于孝道的若干故事,都旨在教导人们如何在家做个孝顺儿子,出门做个顺从臣子。在“家国一体”的文化氛围中,孝子成为顺民的初级产品,制造孝子成了文化建设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于是出现了登峰造极的“二十四孝”——一批类似于今天的“落实孝道先进个人”的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恐怖故事的“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着实让人后背发凉。

  再后来,抽象的国家概念代替了实实在在的君王,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又被形容为“母亲和孩子”,于是个体和集体之间自然形成了养育和反哺的关系,无数表达这种情绪的作品被创作了出来。郭沫若的《炉中煤》曾经让我耳目一新,因为终于有人没把祖国比作妈妈,这也是我多年以后仍然能记起的两首郭老的诗歌,另一首则是,“新民歌运动”中,他所写的“郭老不算老,人民的好宝宝”。

  无条件的服从、奉献成为晚辈对长辈关系的主旋律,正常的、温馨的亲子关系真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吗?读完《猜猜我有多爱你》至少让我温暖了许多。

《猜猜我有多爱你》,献给父亲的礼物

 

(明天出版社和少儿社都出过)

  文字很简单,依然是一问一答,情境是临睡前的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对话,话题是“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为了表达对大兔子的爱,几乎使用了他所能想到的一切比喻,“我的手臂能长多开,我就有多爱你”,“我的双手能举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我能跳多高,我就有多爱你”········直到他说出“我爱你,有从这里到月亮那么远”后睡着了。无论小兔子说什么,他都发现大兔子都有新的回答,更关键的是他的手臂没有大兔子长,双手也没有大兔子举得高。

  这样的对话,很可能发生在所有父母和孩子之间,难得是两点,一是大兔子的耐心,孩子没完没了的发问也学会惹恼了大人,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孩子不着边际的语言最后博来一句:“你怎么这么多话啊”!也许当时家长是很累,也许家长有很多烦心事,但也许从此以后,他再也听不见孩子发自内心的有趣的话语。二是,主人公是一对父子,这至少很有新意,因为母子之间的温情是很普遍的,但父子之间,至少在中国文化中比较少见,从来都是严父慈母,父亲很少能躬下身子听听孩子的话,而今的中国父亲倒不至于对孩子板着脸,但他们也会有种种理由把养育孩子的任务交给母亲,似乎,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挣钱。

  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也非常重要,这个是几乎不用再讨论。

  就整本书而言,最后的场面最温馨:大兔子把入睡的小兔子放到床上,并且亲了亲他,说:“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又从那再回来”,因为小兔子刚才说过,爱他,从这里到月亮那么远。无论怎样,大兔子还是爱得多一些。

  但整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孩子和父亲都真诚地认可对方所说的话,虽然以大人的思路来看,小兔子真是无比幼稚,这就好比,孩子用自己挣来的第一份工资,给家长买了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东西,这个价值是不能用世俗的物质标准来衡量的。

《猜猜我有多爱你》,献给父亲的礼物《猜猜我有多爱你》,献给父亲的礼物

 

 

(很可爱的兔子,很温馨的场面)

  作为绘本,故事的结构非常完美,水彩的画面温馨可爱,一些细节,比如小兔子的表情,动作非常传神,就好像是那个刚刚学会说话,并且有极强表达欲望的小孩,相对而言,大兔子的表情要单一一些。

这样的绘本适合被当做亲子游戏,孩子和家长边讲边进行动作表演,适宜2岁到3岁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