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版的腾讯儿童网页上线了。
在腾讯儿童开通的2007年年初,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要按媒体来架构腾讯儿童,还需要很多细化工作要做,而这次改版,应该说是腾讯儿童向“儿童媒体”跨越了很大一步。
虽然腾讯儿童仍然把自己定位为:“好学、好玩、好安全的儿童门户”,但事实上,现在的门户网站大多把自己当作媒体来做,因为如果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内容集纳的平台,门户网站跟搜索网站相比就没有太大竞争力。百度已经推出了少儿搜索,囊括了从学习到娱乐的各方面内容,此举从一定程度上逼迫其他儿童网站只能做成媒体。
儿童媒体必须关注儿童特点
要做成媒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受众特点,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实现有效传播。
经过两年多的运营,腾讯儿童侧重于“娱乐、游戏和学习”三个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本次改版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划分出“幼儿版”、“儿童版”和“少儿版”,每个部分的内容也各有特点。
这是本次改版中最大的亮点。
在腾讯儿童创办之时,“儿童”刚刚开始成为互联网关注的内容,所以当时有跑马圈地的味道,多少是在表明腾讯的一个态度,因为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进行互联网启蒙的腾讯,不应该放弃这个重要题材,所以,只要有“儿童”这块内容就不丢分,如今,细化受众群,走向专业和深入成为必然。
将5岁作为受众的最低年龄限,意味着腾讯儿童与“亲子类”网站有所区别,因为再小一点的孩子还不适宜上网,他们的父母才是亲子类网站的主要受众,弄清楚是“做给家长看”还是“做给孩子看”,是儿童媒体定位清晰的第一步,也是目前国内很多儿童媒体还需要努力的事情,所幸,腾讯儿童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既然明确儿童为主要受众群,就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设定内容,这次细化的三个二级页面,是研究了儿童成长特点的结果。
“幼儿版”文字以影音为主,文字比重较少;“儿童版”和“少儿版”开始根据男孩和女孩的特点再次细化内容,“儿童版”娱乐的比重大于知识,“少儿版”侧重话题、知识等等。
相信这样的特点能更有针对性地吸引孩子,并且从媒体运营的角度来说,也更有利于编创人员进一步走向专业化。
为儿童做产品,为家长做品牌
儿童产品是做给孩子看的,而家长的态度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选择。互联网是一个很特殊的媒体,孩子上网,家长大多会监控网站的安全性,从过去的发展轨迹来看,腾讯儿童比较注重维护自己品牌的美誉度,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直观地看,腾讯儿童的页面上没有硬板广告,这将会在家长心目中加分,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触的是比较纯粹、干净的网页,与亲子类网站相比,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网站不应该向孩子倾销产品信息。
从内容上说,杜绝不健康信息进入,也是儿童网站必须长期坚持的。另外,改版后,从“儿童版”开始增加知识大百科,“少儿版”有课内充电站,也是从一定程度上赢得家长的信任,很显然,如果没有这些内容,家长会误认为这是一个游戏娱乐网站。
现在很多“80后”开始成为父母,他们是腾讯的主要用户,只要腾讯儿童坚持做好,等他们的孩子成长起来,一定会继续选择腾讯儿童。
内容为王,原创内容更为王
要进一步提高腾讯儿童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原创内容的积累,要提高用户的粘度,必须增加网站的必看性,而这个必看就是能看到在别的网站上看不到的内容。
腾讯儿童中的一些动画、音乐等等,具备吸引原创作品的条件,而且这部分内容会深受孩子喜欢,所以,从长远来看,增加原创内容可以增加腾讯儿童作为一个媒体的成长性,吸引孩子参与,提供原创的作品也许是一个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