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童书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舒比格育儿 |
分类: 儿童文学评论 |
其实《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或许应该叫作《当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
http://www.douban.com/lpic/s1891729.jpg
(德国
当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看待世界的眼光很纯真,毫无功利心,所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甚至好恶都是不需要理由的。我有一位同事,拿着做好的节目去给一些孩子点评,这些少儿评委非常直接,遇到喜欢看的东西,立马丢下手中的玩具,聚到电视前乖乖地看,遇到不喜欢看的东西,这些孩子一哄而散,中间没有任何客套和过渡,这个时候他们的年龄很小,他们眼中世界的年纪也很小。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实际上是描述的一些童年的记忆片断,比如《三把椅子》、《动物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巨大的面包》等等,在成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一些想法,小孩子确确实实有过,只不过当小孩长成大人的时候,这些想法被新的信息覆盖。《当世界年纪很小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整理成人的记忆碎片。
很同意刘绪源在序里说的,好的儿童文学必然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如果单纯小孩喜欢,那应该是认知类的东西,典型如“看图识字”、“十万个为什么”,如果光是大人喜欢,那就跟儿童文学没关系了,我理解成功的儿童文学至少是能够让孩子看个热闹,让大人看个门道,《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中间有一篇《小女孩和死神》,当死神来到一个小女孩面前的时候,小女孩说,等等,我要完成家庭作业,于是死神就帮助她写作业,以后,每天如此,而每天总会有死神不会的题目,于是小女孩始终没有被死神带走。让小孩看,这就是一个故事,死神也就相当于大灰狼,但我相信,大人看完之后,会想很多,甚至都可以由此写出一个很先锋的戏剧。
世上的道理都是很简单的,但要解释这些道理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工序,童话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所以从一个好的童话中也是能明白道理的,如果非要说得玄一点,那大概应该叫“悟道”,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实在不应该把童话和幼稚等同起来。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有很美的插图,和文字的风格一样,质朴,有的地方甚至故意做出稚嫩的感觉来,名为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的插图作者,最早做一些平面设计,后来成为自由插图画家,给很多儿童读物配过画,这本书,在欧洲获得很高的赞誉,被称为“图与文”结合的珍宝。
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一个短篇: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