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芦山地震七日祭:“悲伤过后,带着希望继续前行”(节选)

(2013-04-27 22:06:36)
标签:

科学理性

过后

七日

志愿者

汶川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3-04-27

    回顾地震发生后的这一周,除了悲伤中的丝丝温暖,大地震还给这个社会留下一些不得不面对的思考。
    在地震发生的当天,“芦山地震是否是汶川地震余震”的话题一度引发社会争论,中国的地震预测也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从5年前的汶川到今天的芦山,“怎样跑在地震前头”,这不仅是科研领域面临的挑战,更是关乎无数生命逃离灾难的大问题。

  震后救援,在民众的爱心聚集中,满载志愿者的社会车辆,让通往震区的道路出现了“爱心大拥堵”,物资进不去,伤员出不来。从政府到媒体,“为生命让路”也成了舆论对于理性救灾的无奈呼吁。

  此外,在爱心的收集与传递中,官方慈善机构遭质疑,民间慈善机构受追捧,慈善机构如何在更加透明的机制中构建社会公信力?大地震后,中国公益慈善界不得不在民众“爱心站队”的尴尬中重新思考。

  带着地震留下的悲伤与温情,争议与反思,雅安将在震后的废墟中再起步。有评论称,当关切逐渐淡去,生活归于平静,考题才真正开始。突如其来的灾难,会激发一时的热情;漫长的家园重建,则需要坚毅和坚持。我们从来不缺战胜灾难的勇气,我们呼唤多一份科学理性和持之以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