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0级巨大地震未能预报的反思(2)
(2008-09-30 06:39:54)
标签:
奥运震情地震预测甘肃省地震局大地震汶川杂谈 |
2008年5月20日在甘肃省抗震救灾工作情况通报会上,省委书记陆浩对甘肃省地震局准确地分析判断震情趋势提出了表相。他说: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震前、震后省地震局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震前就对这次地震的趋势做过预测,并向省委和省政府做过报告,震后迅速地提出了准确的震情判断意见,并在应急期及时提供了较准确的震情信息和震灾风险评估信息报告。截止5月17日17时,甘肃全省倒塌房屋51.82万间,损坏房屋144.14万间,受损学校6672 所,受伤7040人,遇难364人,失踪22人。这说明甘肃省地震局对这次地震作过预测,省政府有准备,从而大大减少了伤亡人数。更可贵的是省地震局还在应急期间及时提供了救灾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给政府。
美国《地壳》杂志2007年7月发表了由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写的文章《西藏高原东部边缘北川与彭灌断层的活动板块运动》。文章指出:“地壳撞击的能量在四川省汶川县积累,并将以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还配以彩色附图标明危险区就在北川断裂带。这应看成中期预报。
2008年4月底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咨询委员会向中国地震局报告:“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这又是一个中期预报。
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龙小霞采用翁文波院士首创的可公度性天灾预测方法,预测川滇地区于2008年可能发生大于6.7级强烈地震。这也是一个中期预报。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前是有征兆的。由于大量资料尚未有计划的到各地收集,现仅就报上登载的几则列举如下:
成都崇州市三郎镇茶园村在2008年5月12日2点过天空出现数百只老鹰盘旋飞翔,该村1805人的大多数出房看稀奇,结果10分钟后发生地震,该村80%的房屋倒塌或成危房,死亡仅3人。
中国军网成都5月17日报导成都军区工程兵大队驻都江堰某分执勤点的三位解放军,5月12日中午突然发现喂养的狼狗变得狂燥不安,墙缝下的蚂蚁也不断向外爬,从而联想到可能有地震发生并作了一些简易的预警装置。下午二点过狼狗更加狂燥,脚下地皮也在颤抖(地震纵波到达),三人用5秒时间离开营房,营房随即倒塌。这件事得到军区司令部领导的高度肯定。我们应该注意到班长张文最初发现狼狗和蚂蚁异常的时间距发生地震的时间相隔约2个小时,这应该是临震异常现象。
又据新华网报道,北川县八个民警正在开会,突然一只狗冲进四楼会议室,对众人狂叫,还咬住一民警的裤管向门外拖,就在此时大楼摇晃,八人奔向厕所,楼房虽倒塌,但他们八人仅受伤,都生还,这也是临震警告现象。
据成都商报报道,震前数日和当日发生地震前都江堰市多个餐馆水箱中的鱼或是住户金鱼缸中的金鱼都有跃出水面尖叫的异常现象。这也是一种临震信号,……。
如果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动物的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就要积极主动的收集资料。从各个方面详细的进行分析;动物类型异常情况,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这样对抓住临震信息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也非常重要。这里还有一个公众的防震意识和信息迅速集中分析的问题。这件事我以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就从这次大地震开始吧!
从以上可见,汶川的大地震也应属于漏报之列。
前面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地震是可以预测预报的进行了分析: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孕震规律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那种认为“地震预测是不可能”的认识是与科学的宗旨相违背的;党和政府一贯十分重视地震的预测预报,而且这也是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我国颁布的“地震法” 是预测预报地震的法律依据,是有法可依的;实践证明我国对地震的预测预报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预测预报水平世界领先。但也应看到还存在不少十分重要的疏漏和认识上的错误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总之地震预测预报应该是完全作得到的,当然我们还得从以下诸多方面吸取教训并加以改进。
1.修改“地震法”增添“专群结合,群测群防”。有计划的成立相关的民间地震预测预报机构;有计划的建立和恢复群测点;有计划的研究、推广、采购、布控有关“土地电”、“土地磁”、“地倾斜”……等仪器。高等院校还应培养相应的人才。
2.鉴于地震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也不能固守“小震闹,大震到”一种观点,因此在地震机制理论上应采纳各种观点和理论,创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国家地震局和各省市、县地震局应吸收民间地震预测预报研究者正式参加工作,要“渗沙子”。还应恢复李四光先生关于地质力学的理论。进一步研发,布控相应的地应力仪。
3.在抓好中长期、短期预报的同时,应全力抓临震预测预报。要加强对临震信息的研究;加强对动植物震前异常的关联研究。(包括相关的仪器)。加强对干旱、地表温度异常、电磁异常,地声地光、天象、固体潮、地震云、放射线、……等等与临震的关联研究。
4.修改国家地震局关于发震地点的狭窄规定范围,改为对一条活动断裂带。
5.建立全国重点地区的信息收集网,成立信息中心。老百姓的发现应有地方报告,报告还要能及时送达信息中心。群测点、监测点、地震台网都应如此。
6.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成立全国地震(天灾)预测预报中心。相应在“地震法”中加上这一内容。统一领导,群策群力,向政府提出各种预测预报意见。
7.修改“地震法”增加防震级别一条。像台风预警那样挂不同颜色的气球,依法授权给各省级政府予以发布。
8.加强对公民的防震逃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首先特别是在可能发生地震的活动断裂带的地区,动员媒体、社区、基层政府进行这方面的广泛而深入的工作。建立一些地震科普教育基地,让群众看到地震灾害的真实图象,加强防震意识,克服恐慌心理,并且树立地震是能够预测预报的,地震预测预报中心是完全掌握情况的,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是值得信赖的。
9.地震预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确实贯彻“以人为民”“人命关天”的方针,不能“因有没有100%的把握”,而放弃自己的责任!也不能因为“北京再乱,怎么得了”,“影响奥运火炬传递”以及其它什么“政治理由”、“经济理由”为借口而放弃自己的责任!更不能因局长说“不能向上报”,省政府就不向国务院总理那里报告,而置人民的生命、财产,国家的利益而不顾!是什么震情、信息就报什么震情、信息,就上报什么震情信息,不论有多大的官的阻拦都要报,这才是政府对人民负责任的作法,才是“父母官”应当采取的态度。
10.对于有活动断裂带从而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应当事先就作好防震减灾的各种预案。现在就应当对已建房特别是那些人员集中的建筑(如学校、医院、办公楼、商场、影院、居民住房等等)进行认真的检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这些地区需要细致的根据地质地貌和可能产生的地震次生灾害,对新建房提出相应的防震烈度级别的要求,不要搞“一刀切”。重新审查市、县、镇的规划,以适应防震减灾的要求。
11.政府要事先作好各种救灾的预案。包括救灾人员,志愿者的组织,社区任务,各种救灾机械设备的准备,人员的疏散和安置……等等都要有预案,做到心中有数。
12.地震发生后国家及省、市地震局应当迅速向各级政府提供准确的震情判断、震情趋势信息以及震灾风险评估信息报告。
13.各县、镇应当有一个震不垮的通讯信息点,保证震情信息和通讯的畅通。
14.建立可操作的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的奖惩制度。让那些作出贡献的人得到嘉奖;让那些玩勿职守,不负责任的人受到相应的惩罚。
仅以此文告慰唐山大地震、汶川巨震以及各次地震中罹难的同胞们,你们的血应该不会白流!
2008年7月于成都416医院
前一篇:今日略观转地震云概述
后一篇:欢度国庆,华夏龙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