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纱的发展史

标签:
国尚微信公众平台文化中国婚纱史 |
分类: 漫说杂谈 |
首先了解近期婚纱款式的变化:我们最初的婚纱,设计要求并不复杂。婚纱设计成垂直线条的高腰长裙,有褶的袖子以及开得较低的领口,好像就是现在流行服装款式的翻版。丝和缎是婚纱的主要面料。后来的婚纱款式是长及足踝,前幅裙用直线剪裁,后面则缀上另一幅拖地的裙摆。当新娘走在教堂的红地毯上时,及地的裙摆在地毯上缓缓而过,使得新娘有天仙般的感觉。后来的婚纱样式,上紧下宽,低领口则被端庄的高领口所取代,质料多用华丽的锦缎,领口、袖口和裙摆还点缀上了不少花饰。到了19世纪末叶,婚纱的质地渐趋轻柔,双绉纱与塔夫绸最受新娘们的青睐。
再来看看中国的婚纱发展史:20世纪初期,婚纱逐渐就开始变短,于此同时还兼有舞裙的功能,这样就能够让新娘在婚礼的舞会上独具风采。步入30年代,流行婚纱趋向紧身,让新娘更显娇媚动人。40年代,婚纱简单的剪裁、心形领口和长袖手套成了一种时尚。至60年代,时尚婚妙的长度短了许多,有的甚至与“迷你裙”区别不大,原料则以亚麻布和棉布最受欢迎。70年代的婚纱,呈现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调,款式上又兴起长下摆、多褶,极富装饰性,花边层峦叠嶂,以柔软的肉色布料为主。90年代,婚纱设计打破传统的大转摆式裙设计,并汲取了流行时装的设计要点。上衣部分的裸露居多,裙子部分有旗袍式、超短裙式,还有一种实用的组合式婚纱,白天新娘到教堂或晚上宴请宾朋好友时能自行组合。
古时候有个传统习俗: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装,大多是由女孩自己从小开始做,一直做到出嫁前才算完成。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式婚纱礼服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岥,新人们往往喜欢身着红色礼服。正是由于这种传统思想,西式的白色婚纱刚流传如中国时,并没有让人接受,反而结婚照却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轰动。20世纪的中国还在满清的统治之下,结婚庆典仍保持着典型的传统风格,虽然这时候摄影技术流入国内,但是人们始终对照片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新人结婚很少有拍摄婚纱摄影的
“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追崇红色,新人是绝对不被允许穿白色衣服的,随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婚纱首次在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会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新娘披婚纱,戴白色手套,手握红玫瑰,代替花轿的是满鲜花的小汽车,新人在新朋友的拥下,步入庄严的教堂,代替新娘的是西式的司仪,新人交换式指,互致亲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将新娘抱进车内,去度他们的新婚蜜月
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头戴白色长纱,手捧鲜花,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手捧黑高帽,白硬领衬衫,黑领结,戴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婚纱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类似这样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
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婚纱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转移到婚纱摄影机构,流程上也由举行婚礼后拍照改为婚礼胶拍照,人数由集体合影演变为二大二小的私人合影,进而发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婚纱照。
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有从新找回了自我,回望20世纪80年代初的婚纱照,很多人觉得很傻。那时候婚纱照逐渐复兴,但模仿得有些不论不类。比如新郎一定要拿着白手套,却没有燕尾服搭配。新娘捧着失真的塑料花,还非得站在高高的木头墩子上。有当事人回忆说,照相只花了8元钱。后来又放大,上颜色,又花费了12元,这个在当时那个年代算是比较奢侈的。照相馆里直接推荐婚纱,没的选择,婚纱直接穿在裤子外面,新娘也不用化妆。珍藏一生的婚纱照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以拍完了。
现在的婚纱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事物都是顺应时代和需求发展的,我们21实际的潮流就是要够时尚,够炫,够个性,是个容易创造新生事物的年代,相信会有一大批的好的婚纱出现在大家面前。让你们的婚礼和婚纱照更加的完美。
喜欢这篇文章就转发给朋友们吧!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