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明军
王明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78,018
  • 关注人气:18,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2013-07-05 00:13:35)
标签:

脔骨

炙鹌子脯

炙肚臃

炙炊饼

不炙炊饼

分类: 饮食文化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文/王明军

    南宋御宴有一组插食,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主食。然而这一组插食在御宴的那个时间段食用,这要看整个御宴安排演出的幕间休息时间,按食单分析,插食之后是“劝酒果子库十番:砌香果子、雕花蜜煎、时新果子、独装巴榄子、咸酸蜜煎、装大金橘、小橄榄、独装新椰子、四时果四色、对装拣松番葡萄、对装春藕陈公梨。”说明有个较长的随意休闲阶段。“插食”的内容有:炒白腰子(炒腰花)、炙肚臃[yōng](烤肚头)、炙鹌子脯(烤鹌鹑胸脯肉)、润鸡(炖鸡)、润兔(炖兔)、炙炊饼(烤馒头)、不炙炊饼(馒头)、脔骨(南食小排)。这组插食人们大多无异议,像“润鸡”、“润兔”属于典型的北饌(炖菜),但对插食中的主食“炙炊饼”、“不炙炊饼”似乎有点不解,高宗皇帝难道喜食武大郎的炊饼?这似乎有失皇帝的体面和风范。

    宋仁宗做皇帝之前,在北宋的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城里,“炊饼”名叫“蒸饼”。《靖康缃素杂记》中说:“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水浒传》武大郎买的炊饼,就是蒸饼。据《辞源》:“宋仁宗赵祯时,因蒸与祯音近,时人避讳,呼蒸饼为炊饼。”南宋的“炙炊饼”有了烙饼的的意思,反而在不烙的饼前加上“不炙炊饼”的说明。至于“炙炊饼”是怎么个“炙”法就无从考证了,我国唐代就有了油浴餠(油煎饼);烧尾宴用公厅炉烙的“曼陀様夹饼”,不但造型酷,而且还是中空的夹饼,其娴熟的面点制作手段,令现代人赞叹。

    而馒头也叫蒸饼,《辞源》解释“即馒头,亦曰笼饼”。炊饼原来就是馒头。蒸饼起源很早,《晋书·何曾传》说何曾“性奢豪”“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裂开十字花纹的蒸饼就是“开花馒头”。“水晶龙凤糕(枣米蒸破见花乃进)”是唐代“烧尾宴”第十九道“奇异”食点。五代时人陶谷解释的意思是枣米同蒸,到蒸开花方可上桌。南宋御宴的主食有炙与不炙的炊饼,显然是高宗皇帝平时喜食的面点。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宋高宗喜食大众肴馔是出了名的,南宋御街的酒肆店铺,时常准备着宫廷的索唤。史籍记载晚年的高宗经常指名索尝市肆上的吃食,如李婆婆的杂菜羹、贺四的酪面、脏三猪胰、胡饼和戈家的甜食等。脏三猪胰就是杂碎而已,胡饼则可以破成兜子,杂碎做兜子的馅料。由此可见高宗皇帝不同于历代帝王的高贵品位,而热衷于民间的美饌风味和平民的口腹之欲。

    《本心斋蔬食谱》记载了一种名为玉砖的炊饼,其方法是“炊饼方切,椒盐糁之”,并有赞语云:“截彼圆璧,琢成方砖,有馨斯椒,薄撒以盐。”由此看来,炊饼有不同的做法与吃法。

    如今这套南宋御宴的发生地,杭州热闹的旅游景点南宋御街上,出现了一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武大郎,他挑担子,吆喝着:“卖炊饼啰——卖……”人们纷纷驻足观赏者这位《水浒传》的人物,武松的弟弟。但是,从武大郎卖的饼来看,已经不是我们根据史籍分析的炊饼,而是现代版带馅的烧饼。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据传,杭州南宋有宋嫂献食鱼羹给游西湖的高宗皇帝,让高宗感激不已,留下了“宋嫂鱼羹”几百年的名肴佳话。现如今杭州的宋嫂鱼羹与史籍古谱的做法相去甚远。据《都城记胜·食店》记载:“都城食店,多是旧京师人开张,如羊饭店兼卖酒……猪胰胡饼,自中兴以来,只有东京臧三家一份,每夜在太平坊巷口。近来又或有效之者。”由此可见,南宋御街大部分市井酒肆的老板是随高宗南迁而来,这些人被朝廷视为忠民,时常受到宫廷的照应和生意上眷顾。这些都是与宋高宗嗜好民间美饌有一定的影响,以至于晚年的他还念念不忘那些老吃食、老滋味。

 脔骨(南食小排)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炙肚臃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润兔

高宗皇帝吃的是武大郎的炊饼吗?

南宋御宴食文化研究博文链接:

南宋御宴的食文化渊源                           (南宋御筵基本介绍)

南宋御宴喝酒前的一场水果走台秀  (餐前水果等)

南宋御宴腊脯一行与杭州二三坊  (腊脯一行)

南宋最具时尚气息的第一盏玉食    (第一盏)

奶酪肴馔是南宋时期的时尚美食    (第二盏)

羊舌为什么是历代皇帝喜食的食材  (第三盏)

签菜是南宋庖厨最爱表现的烹饪技法(第四盏)

南宋御宴是我国南食北饌大融合的经(第五盏)

破解南宋御宴假公权和炸肚遗案     (厨劝酒十味)

南宋高宗皇帝是怎么吃蝤蛑的      (杂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