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船子和尚与草袋饭

(2008-06-29 01:32:03)
标签:

菜肴文化

金山美食

旅游美食

上海名菜

时尚美食

一日游

船子和尚

旅游天

分类: 菜肴典故

船子和尚与草袋饭

王明军

 

船子和尚与草袋饭

     早在唐代,上海金山朱泾地区水网密布,芦苇浩荡,一片烟波浩淼。云水之间,有一僧人,戴斗笠、穿蓑衣,驾一叶扁舟,渡人过河来去,给他钱,他只收两个,不给钱也没关系。当地人不知他的来历,更不知他日后对朱泾佛教的兴盛和乡镇繁荣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就是人们俗称的“船子和尚”——唐代高僧(四川武信人),法号德成。船子和尚对文学和佛学有着深刻的造诣,光诗词在枫泾海会寺就刻有三十九首。据传,道吾(船子和尚的同门师兄弟)派学生夹山到船子身边求道,夹山日夜兼程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历时一年。当船子看到衣缕阑珊、形如枯槁的夹山非常感动,当下用芦苇自编的草袋为夹子蒸饭,而这顿饭,却让夹山终生难忘!日复一日,船子和尚倾其所学授于夹山,夹山吾道后,大兴禅门之风,名望渐高,这时船子却覆舟溺水而逝,夹山得知后伤心欲绝。此后,每到船子和尚的祭日,为寄托对师长的思念,夹山都要同僧人一起做草袋饭,缅怀老师的教诲。

     唐咸通十一年,僧藏晖在船子覆舟岸边创建法忍寺(后俗称西林寺),后来法忍寺的僧人又题额开创了东林禅寺。从唐到清,各地高僧和名人香客寻觅船子遗迹从不间断,草袋饭也随着香市的旺盛而流入民间。清末,素食草袋饭又被民间改良为荤食草袋饭而在浦东地区名噪一时。(即用泥鳅和饭在草袋中一起蒸,上桌后食客用筷子将泥鳅头往上提,骨离肉却留在米饭中,当地人称之为鱼米之“香”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