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摄之旅(六) 牵人心魂的胡杨

标签:
转载 |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自然植物,能像胡杨那样动人心魄、牵人心魂。
胡杨以她那永远没有千篇一律的姿态和生长方式,演绎着自身的规律和内涵。
她以自己独特的成长过程,教育着所有的植物们:生命应该怎样活着......可以放弃对水的依赖、可以不需要人类的精心护养、可以在最恶劣的环境里延续生命、可以呼唤更多的生命一起行进、可以让风沙走得缓慢再缓慢、可以给予人类以生命的依赖、可以为自然生态带来顺畅的呼吸和迷幻的色彩、可以让生物种群扩容和繁衍、更可以为人类树立一种顽强的生命化身!
是的,胡杨给予自然界的优良信息是无尽的,也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没有人能够怀疑她优良的原生品质和高贵的成长过程,一切都以奉献的方式存活着、修炼着。她以挺拔和大气的姿态迎接着一切困境和灾难......然而,她依然高贵、依然挺拔、依然大气!试问天下,有谁能与其媲美?!
没有。根本没有!天下没有哪一种植物和动物能够如此慷慨和大气、如此坚韧和勇敢。你可以深入胡杨林认真看看啊!有多少棵胡杨,一定就有多少种诱人的身躯和姿态。这种姿态就是胡杨紧密团结、英勇抗敌、坚韧不拔和顽强挺立的不屈秉性。她们从不会以自己的条件优劣而懈怠精神,更不会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自己生长在哪里,都会以不变的品质,与困境抗争而坚守高贵;坚守自己那份活着的意志和鲜亮的神情。
胡杨从不需要人类的精心打点,不需要你去为其嫁接而会长得更加完美。千百年来,胡杨大多生长在沙漠等干旱地带,必须以最大的忍耐去对付险恶的环境。所以胡杨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精心造就的自我生存的自然法则。其法则能使每一颗生命互相提携与互相依存。胡杨林里决不会见到同样高度的大片树林,树干总会高低错落、间或通透,这种科学的生长就是为了互相的生命、互相的存活。胡杨发芽和长成小树时,树叶呈细条状,长到青少年树时,枝干中上部的叶子就会慢慢变成扇形的椭圆状,这种同棵异叶的搭配,最大的好处是小叶子吸水少,可以保证上部大叶子有足够的水份需要,以满足枝干生长。等长成中成年树时,下部的小细枝和小树叶就会自动干枯而形成密集的白胡须,一方面是为透气而进行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死枝不吸水也能防止鸟虫等侵害,更好地为主干积蓄水份,供应给上部的树枝和树叶,从而使树干能够逐年生长。
这条生长法则是严谨的,也是胡杨所特有的。
成年的胡杨,会定期在枝干的开结处溢流出透明的棕黄色液体,俗称“胡杨泪”。其实这种液体是个宝,既能为人食用(和面能使面食筋骨好、口感滑爽,还有舒筋活血和降血脂的功能等)还能当作食用胶和生活用胶,很环保。罗布人村寨有个阿布冬,就是一位祖传的胡杨生胶和取胶高手,他们至今还在沿用。
为什么胡杨总是以各种姿态站立在那里?即使在同一个风口或是同一片沙地,她们的姿态也绝不会相同。那是因为她们各自要以自身的形状而进行整体的协同和完善,从而形成一个集体的生命图腾。完成这样一个团结的生命壮举,需要整整三千年!三千年啊,有谁可以过来比试?!可以说,胡杨完成了人间所能见到的所有形象塑造。所有见过胡杨的人们无不为之称绝,甚至为其五体投地。只因为胡杨经历了自然界所有的风雨和沧桑而不会屈服!即使长达千年的困苦和磨难,她们依旧傲然挺立。毫无疑问,只有这种秉性,才能够在最艰困的环境里完美自己所有的生命。
说起胡杨,人们总会想起理论家不知道哪年给胡杨定位的所谓三个一千年:即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这只不过是一条简单而押韵的误解,是在朗朗上口中传递出胡杨的一种坚韧的信号而已。真正的情况是,处在不同的环境里,胡杨也并非一千年不死,有的只活到数十年;也有不少死去的胡杨很快就能到下,倒下的胡杨也有几十年就腐朽的...
其实胡杨的精髓远不止这些。胡杨是一种秉性,胡杨是一种精神,胡杨是一种文化。一种我们还在缺乏的精神和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和文化!这就是团结互助、不屈不挠、强悍勇猛、智慧果敢、坚韧大气!
我多次拍摄过胡杨,并有胡杨的片子获过奖,同时也多次被胡杨感动着......前几天去南疆拍摄了几张关于胡杨的作品,虽然多是阴雨天气,依然坚持拍摄,从而寻找胡杨在不同时间里的神态。今天特意拿来给大家欣赏。以示我们对胡杨的敬仰之情。这些片子均是原创作品,现场一次拍成,不做任何后期修片,以便观赏胡杨的原始风貌。
注:后来补发的二张片子做了简单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