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众卫生报》贺军成文章:衣物干洗省事未必健康

(2012-04-10 06:06:06)
标签:

衣物

干洗

未必健康

健康

分类: 健康宝典
            此文发表在2012年04月05日《大众卫生报》上

        (请点击上方标题或下方的“查看全文”来阅读全文)

          《大众卫生报》贺军成文章:衣物干洗省事未必健康

          《大众卫生报》贺军成文章:衣物干洗省事未必健康

                   衣物干洗省事未必健康

                                                    作者:贺军成(山东烟台)

  天气渐暖,又进入冬衣干洗旺季。每到换季之时,很多人往往会把那些过季而厚重的衣物送去干洗店干洗,以图省事。须提醒的是,近来先后有多家媒体曝光洗衣行业“黑幕”,其中涉及欺诈行为、价格是否合理等问题,同时还提到“干洗剂是有毒化工产品四氯乙烯”。由此可见,干洗中大有学问,需多加注意,否则非但不省心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目前干洗剂分两种,一种是石油溶剂,一种是四氯乙烯。由于石油溶剂的清洁度不高,而四氯乙烯洗净力强,能使衣服颜色鲜艳柔软,因此四氯乙烯使用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洗衣行业中,采用四氯乙烯作溶剂的干洗店接近95%。
  四氯乙烯是一种有毒溶剂,具有强烈的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者可引发急性中毒,若不慎口服则会出现视力模糊、四肢麻木、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虽然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仍将四氯乙烯接纳为干洗剂,但美国加州已要求该州干洗行业终止使用四氯乙烯。有业内人士认为,四氯乙烯的确有毒,不过,只有当它在空气中浓度过高或与人直接接触时才有害。毒性会不会散发,关键在于干洗机。干洗机有封闭式和开启式之分。封闭式干洗机装有冷凝回收和安全密封装置,四氯乙烯不会泄漏,残留在衣服上的量也很少,通过熨烫、悬挂,挥发较快。开启式干洗机则相反,四氯乙烯容易泄漏,且残留量较多,威胁人体健康。有医学专家则指出,长期使用四氯乙烯这种干洗剂,对人体的毒害不能小觑。四氯乙烯依附在衣物上,长期接触这类衣物,可使人出现恶心、晕眩、呕吐等症状,还可导致皮肤发生瘙痒、溃烂等,过度接触可能还会造成肝、肾损伤。从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来看,确实有一些人是因为接触过干洗店里的衣物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因此,建议消费者平时最好选择那些不用干洗的衣服,并尽量避免将贴身衣物、床单、被套干洗。专家指出,最好的洗衣方法是用温和的洗衣皂来手洗衣物,并自然晾干。
  ■相关链接
  什么是干洗
  衣物洗涤可以分成三大类:干洗、湿洗及水洗。干洗并非是干着洗,而是采用有机溶剂去除衣服上的污物,之所以称之为干洗是因为洗涤所用的溶剂中不含或只含有一点点水,不会发生像水渗透进织物纤维之类的事。干洗除了能彻底清洗衣物上的油污或污渍,还能避免水洗对衣物面料造成伤害,做到让衣物不缩水、不变形。它还能使衣物不易褪色,手感柔软,便于熨烫,此外还有消毒、灭菌的特殊功效。
  干洗的程序
  第一步,预处理,也就是去渍处理。它是人工用助剂将污染严重的污垢和不溶于干洗溶剂的污渍(如果汁、指甲油、油漆、墨水等)进行预先的处理。
  第二步,主洗涤。将预处理过的衣物放进干洗机中,用干洗溶剂进行全面地洗涤并甩(烘)干。从干洗机上方稍大的透明玻璃可以看到衣物干洗的过程,将衣物放进干洗机的滚筒旋转时,干洗油从上而下淋在衣物上,再通过滚筒将油甩出。
  第三步,后处理。通过加热进一步去除织物上的干洗剂(有机溶剂的挥发性强于水,本就易于从织物中脱除,但烘干过程仍会将温度提升到80℃左右,停留15分钟,以保证尽量将干洗剂去除干净)。
  贺军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