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层对券商两融放松看来已经彰显了管理层的决心,而出台这个政策的时点是指数再次跌破三千,可见管理层对于三千是个底部的欲望。不过中国股市有不破不立的说法,但今天的这个三千点本就是下破2700点之后反弹上来的,已经符合这个思路。当然要维护住三千就必须出台各种呵护的政策,但同时股市融资的功能又必须实现,不到股市单边下跌无法阻拦的时候不会轻易停止发行新股,因此出现了一种较为奇怪的现象,每次大盘大涨或者发利好之后,马上又批复新股的发行,让指数上下震荡的情况更多发生,而今天的短暂回落明显也是受到新股批复的消息影响。
融资本身是股市的功能,这点无可厚非,但过分扩容的确让脆弱的信心难以承受。其实股民并不是反对融资或新股上市的本身,而是对于新股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不公平的现象存在不满。而由于历史原因,新股发行定价及上市的价格高估以及打新的无风险性以及大股东减持的不规范及成本极低同二级市场不在同一起跑线等现实原因,让股民对于发行新股基本以脚投票,但国家鼓励证券化又让发行新股不能一刀切掉,所以对于新股的各种方面进行优化恐怕是股市能长远发展需要解决的长期问题。
但今天的回落明显是缩量的整理,即便在早上下跌最大的幅度时,成交量也并没有出现放大,可见市场或者主力机构并不急于在这里出局,也可见对于股市更多的仍是看多的操作。管理层也希望在三千点继续增温加油,将证券化进行更彻底以扶持实体经济。因此在大盘下跌的时候会通过市场进行干预,但干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去年股灾期间管理层采用更多的是通过汇金增持及鼓励上市公司承诺不减持来呵护市场,但现在我认为管理层不再通过汇金直接增持,而是通过沪港通进行增持。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从2700点破后就是沪港通率先抄底,而昨日下破三千点后,又是沪港通进行了12亿的增持,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不认为是外资所为,而是管理层通过新的渠道来呵护股市。而终究其原因,是因为根据传统的思维,通过汇金增持的话往往不好卖出,而且增持的绝大部分是大蓝筹大盘股,其实往往是花钱买效应,但资金却固定了无法进行有效周转,但我们不可能把中国股市的所有股票都卖给汇金吧。因此管理层采取新的形势,借道沪港通进入中国股市,可以在底部进行较大量的吸纳,而在股市较为疯狂的时候(例如2015年的五月后),通过市场进行卖出来干预,这就是彻底的市场化行为。因此大家不妨以后多多关注沪港通的变化来判断政策的方向,同时又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深港通对了更多的期待。而最近国企改革频频出现停牌重组或注入,这几天我们分析的很多了,这个热点必须继续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