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阅读讲座,去书展淘书
(2009-08-17 12:25:38)
标签:
书展讲座鲁迅作品画书杂谈 |
分类: 日常记录 |
周六听了两场讲座,上午是梅子涵教授的“图画书里的大教育”,下午是曹文轩教授的“阅读图画书:为孩子打底子工程”。
主办方是信谊。所以话题是围绕图画书阅读展开的。不然的话,相信可以听到两位教授更多的关于阅读的见解,特别是曹文轩教授的。
两位教授有一个对立的观点,我觉得挺好玩儿的。梅教授认为让一个小学生读《悲惨世界》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事,让未成年人(原话不是这个词,但是是这个意思)读鲁迅的作品无疑于大夏天穿棉袄。而曹教授说到自己年少时的阅读以及写作,特别提到了鲁迅作品对他的巨大影响,他是中学时就读完鲁迅全部作品的。
一位现场提问者问:“识了字的学龄前孩子,看图画书是不是就只看字不看画了,因此会影响到孩子对画的欣赏和阅读,进而会影响到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美感的培养?”梅教授的回答言简意赅,直指重点:“图与字之间并没有天然矛盾。只看字不看图,只看图不看字,这些都是大人们的想当然!”呵呵,我觉得这“大人”应该加个定语,是“某些大人”。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一直也是这样的。
梅教授对《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另类”解读,令我耳目一新。我之前从未这样想过,听他一讲,觉得确实是那个道理啊!(他是怎么解读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猜猜看,看看你是不是最天才妈妈)
曹教授关于阅读的的见解,以及他指导小学生写作的一些例子,让我觉得特别有收获。我中午基本算没吃饭,只在展览馆的超市是买了点东西填肚子。瘪着肚子一直坚持到下午快5点讲座结束,没舍得离开到楼下去买点儿什么吃的喝的来。就是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响,邻座的因此看了我几眼,让我有点儿不好意思。
中午的两个半小时,去了上海书展。人太多了,我就在不到十家出版社的摊位前稍停了停,快速翻看了一下。最后买到的是:一套20本的《西游记》,7本《红楼梦》,2本《一千零一夜》,这些全是连环画。二手英文原版书8本,其中最便宜的是一本JBJ的,打完折是12元,几乎是全新的。新原版书,有,不多,太贵了,一本也没舍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