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舟,扬帆起航!

标签:
育儿小牛顿科学馆共读布尔和比利贝贝熊教育 |
分类: 双语教育 |
暑期阅读小结 (宝贝4岁,幼儿园中班生)
我这人喜欢写总结,这一点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不喜欢看的,请务必跳过此篇。
暑假开始不久,我记得我还很害怕她拿起一本《小牛顿科学馆》说:“妈妈,给我讲这本吧。”
再后来呢?仿佛是突然之间,笑不再需要我了。记不得是哪天开始的,她不再要我给她念给她讲,她完完全全地独立阅读了看那架势,如果我不主动提出给她读书,我就可以永远不再读书给她听了。
想想开始教她汉字时抱有的目的,还不就是今天这样的一天吗?让她爱上阅读并能具备阅读能力。这一天真的来了,高兴之余的我竟然有一些隐约不舍。
从她会阅读到她完全的独立阅读,这一阶段用了快两年,我很庆幸我没有功利地要求她会读书了就自己去读不要再来麻烦我,我很庆幸即便在她会读书以后我们还是共同走过和拥有了这两年亲子共读的快乐时光。
从那儿以后,家里常见的场景是,她拿一本书看,我呢,有时不得不催她停下来歇一歇玩一玩再接着看。不过,大部分时间我不忍心打断她,觉得不该干扰她,如果你看到她的那份专注和投入,我想你也不忍心。
独立阅读之可贵之处就体现在这独立二字上。她现在的阅读完全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要读哪本书,要怎么去读,要读多少遍,全部由她自己决定。她的暑假阅读记录是:《小牛顿科学馆》(科普书,只是她感兴趣的一部分)、《布尔和比利》(漫画书,全套25本),《西游记》(少儿彩图版,5本)、《神奇树屋》(若干本,买的借的都有)、绘本(若干本)以及以前买的《贝贝熊》(全套30本,这次是不只看中文还看后面的英文版)还有以前订的一大堆《幼儿画报》和《东方娃娃》。
以上是中文书的情况。英文书,还主要是由我读为主,她特别感兴趣的才会主动去翻看。我想,还需要时间,直到她有了足够的积累,我要做的就是尽量多提供好的读物给她,然后就是等待她不再需要的那一天的到来。
我直接和间接接触过一些反对教幼儿识字阅读的人士,他们看似最为有力的观点是:
1.那么小的孩子即便认得了许多字他会真的会阅读吗?
2.那么小的孩子即便真的会读书了他能真的读得懂吗?还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是——
3.那么小的孩子即便真读了那么多书她能记住吗?
一直以来对这样的疑问我都是一笑了之,无暇理论的,今天比较有空,就在这里回答回答看哈:首先,我觉得他们的想象力异常丰富,仅凭想想,就把什么事儿都能想得比真的还真这很可贵,但只凭想象是不行的。
1.是的,识字不等于阅读,认字多不见得会读书。所幸的是,我一开始就是奔着阅读的目的去教孩子的。
2.不是的,如果她读不懂,哪怕只是一个新字新词的意思,她就会停下来问,如果读不懂她也就根本不会有兴趣读下去的。
3.我为什么说这个问题让人啼笑皆非呢?因为我没那么功利,我从未想过让她读一本书就记住什么,正像我们大人读书一样,难道每本书都得记住才算是会读了读过了?在阅读过程中,哪怕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哪怕只是一次开怀的大笑,哪怕只是些许浅浅的思索思考,这些,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
可那些想象力异常丰富的人士又说了:你说得再好,我就是没觉得听妈妈读和孩子自己读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然后人家会冠冕堂皇地来上一句:爱你的孩子,读书给他听吧!我爱我的孩子,所以我读书给他听。
我今天就再接着答这个问题:嘿嘿,感受和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单纯从书的层面去讲,有些书适合共读,有些书却只适合自己读或翻阅,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牛顿科学馆》和《布尔和比利》。不过,你硬要说大人给孩子读书才是最佳的方式也才会有最佳的效果,我也不拦着你。我不觉得有“最佳”这个说法,我也从未说过孩子自己读书才是最佳方式。最后,不得不再加一句的是,我并不比任何妈妈少爱自己的孩子,爱我的孩子,所以我教她学会阅读!而且我不空想,我实干家滴干活
这一篇是对笑的阅读的暑期总结。8月17日开了个头,竟然拖到今日才完工,实在是久得有些不象话了哈
这一篇,也是对一些不同观点的总结性回应,以后也不会有心情再费这样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