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2008-06-27 14:43:36)
标签:

管桦

小英雄雨来

鲍河扬

娱乐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作家管桦

《小英雄雨来》电影开拍了,我们带着对已故作家管桦和他笔下雨来的怀念,一起走进了管桦的家,采访管桦的夫人李婉女士和儿子鲍河扬先生畅谈管桦先生当年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管桦妻子李婉接受采访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作家管桦和妻子李婉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雨来竟然是他们夫妻之间的媒人,管桦和夫人相识于1951年,在管桦和李婉的故事里,对文学的共同喜好是他们认识的基础,李婉从小酷爱文学,19岁时,李婉在文工团工作,科长看她喜欢文学,就劝她不要谈恋爱,专心学习,有一次管桦到他们办公室探望老战友,但这初次的见面并没有埋下浪漫的种子。但后来科长叫她帮忙抄一些稿子,里面就有《小英雄雨来》。她发现文章写得很好,文笔非常优美,连当时的老师都被这篇文章所吸引。李婉说:他们那个时代就像《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描写的一样,很多老战士都没有对象,都是在介绍下认识结婚的,有一天科长忽然说要“介绍”那个写《小英雄雨来》的作者给她…… 李婉回忆说:“管桦同志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可是却很会写信,那时他在天津,我们常常通信,更发现了我们相同的兴趣,爱好,就这样我同意了,我们那个时候的同意就是定下来了。”

 

在他们结为夫妻的之后岁月,李婉一直陪在管桦的左右,给他做写作的参谋,当我们提到管桦创作的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时,李婉说:那是在麦秋时,在夜晚的打谷场上,他们带着儿子在谷垛上听羁鸟唱歌而引发的创作灵感,而这首歌里妈妈所讲的那些故事,都是管桦所经历的事情。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管桦儿子 鲍河扬

在问到管桦创作小英雄雨来这个形象的背景时,鲍河扬说:“跟父亲聊天的时候,他有说过为什么会写这篇小说,其中有一些其他文章没有提过的原因。首先,他当时很气愤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奸,这是他不能忍受的事情。”他感到很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没有民族耻辱感,甘心成为汉奸,但这也成为他创作的动力,“《雨来》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个连孩子都懂的道理,为什么成年人不懂,而去做汉奸?”正是由于对当时伪军成群的现象的愤慨,父亲才有了创作的冲动。而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则真正促成了《雨来》的诞生,“父亲去世前几个月,有一天晚上我们聊天的时候又说到《雨来》。他说那是有一次回老家的时候,他跟一些记者往旁边的县城走去。走到一个村庄,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给他们带路,当时前面枪炮响成一片,但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毫不在乎地走在前面。后来一阵枪响,孩子还没来得及趴下,就被子弹穿过太阳穴当场死去……”这件事对管桦的震撼很大,不断跟儿子说,“那孩子还那么小,那么小啊。”所以,最初管桦文章的标题是《雨来没有死》,希望通过文学赋予他生命。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管桦生前照片

之后,鲍河扬给我们看了好多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管桦的父亲,鲍河扬说:“我爷爷也是一名八路军,是一位团长,是冀东大暴动的主要领导人,当时他们一次就发动群众8000多人,1944年,死在日本人的枪下,爷爷的陵墓,就在唐山烈士陵园。”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管桦生前作品

管桦的家,是一个充满了文学气息的地方,管桦先生不仅是位作词家,文学家,还是一位画家,书法家,家里的各个地方,都挂着管桦生前的作品,而管桦最喜欢画的是竹,所以才有了后来鲍河扬在怀念父亲时写的那篇——走进思想的竹林。

《小英雄雨来》剧组拜访管桦的家

儿子鲍河扬对父亲的回忆文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