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工学院院长李仲阳教授

(2008-11-11 23:02:45)
标签:

杂谈

分类: 师大骄子

未来,从这里开始

——访工学院院长李仲阳教授

李仲阳,博士,院长,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为湖南省学位评议专家组成员,湖南省电路与系统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与数字控制系统、制造系统自动化。

 

    2000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的李仲阳来到了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从此成为师大的一份子,展开了他与师大的不解情缘。

   “从职业教育到学科教育再回到职业教育,从西南到中南再到华南最后又回到中南。”李仲阳教授这样概括自己的求学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一所职教特色鲜明的大专学校,之后在一家企业从事了两年多的技术工作,84年又考入重庆大学攻读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在中南大学任教10年。1997年,不断追求的他又前往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后来又到香港理工大学进修。从重庆大学到中南大学再到华南理工大学,最后再到湖南师大,近20年的历程造就了他勤奋、务实,以及对学术的不懈追求。

    结缘湖南师大,并非偶然。博士毕业的他怀着开创一番天地的决心,原本打算留在沿海发达地区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然而,一直在师大外国语学院任教的妻子是他不能割舍的牵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对湖南本地经济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梦想同样能精彩绽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大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高校,文科在省内占据着绝对优势,在国内也有相当的影响,但是工科相对薄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既能施展自己的才干,又能为师大建设和发展尽自己的心意。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民为本,他是这样诠释学院管理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从2000到2008,整整8年的时间,他习惯了走在这个环境优美的校园里,看着一届届活泼进取、勤奋朴实的学生成长起来在各个岗位上服务社会,同时也见证了师大最迅速最关键的发展转折期。对于师大,李教授最深刻的感触就是师大对人才的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引进大批高素质、高职称的老师,以兼容并蓄的宽大胸怀接纳每一位有专长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以情动人,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与思想。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提升和改造师资队伍建设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发挥他们的专长,才能说得上真正的以人为本。

    多年来,李教授踏踏实实地把时间精力都放在科研学术上,刻苦钻研,主持了《裂纹压电体的动态响应行为研究》、《虚拟数控加工中心研究》、《新型快速成型熔融挤出喷头研究》、《干坯工艺的数控仿型机床研究》、《中等职业学校骨干师资培训课程包开发(电脑动画)》等国家、省部级课题项目。自从担任工学院院长以后,他的职责更加重大,不仅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把整个学院装在心里,探索学院的发展之道。工学院创建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科学院之一,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遴选批准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他深知,学院建立20年来在学科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离他的理想目标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振兴工学院、完善学院结构,坚持具有文化传统的办学特色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魂在技术,根在企业。”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工程型学院,不断探索学校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为此明确提出“夯实基础,用好工具”的工程办学理念。他坚持以学生为本: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学校的支持下大力加强学院的环境建设以营造工程教育的学术环境并将院主楼和服装楼分别命名为“天工楼”和“霓裳楼”,发扬工学院的职业教育特色,多方筹集经费,甚至自筹学院的部分劳务费用,建立了以Gerber系统为基础的服装数字化技术实训系统,以数控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协同与数字化协同实训中心以及全天针对学生开放的电子技术实验室,还建立了规模大功能完善的计算机应用中心以及网络实验室、动画实验室等,创建了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从而具备了功能良好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努力实践目标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上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技能的教学,结合生产实习把学习拓展到课堂外,与社会接轨,促使学以致用。他始终把“为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学院最鲜明的办学宗旨,走出了一条实行“双证制”和培训、培养“一体化”的办学之路。2003年来,工学院学生参加全国电子竞赛,获湖南赛区三等奖两项,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学院学生参加国家首届 “希望杯”书画大赛获金奖,参加湖南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三等奖四项;学院学生参加第三届“东华.长宁杯”全国立体裁剪设计获设计奖;学院学生参加中国模特之星华中赛区决赛分获冠军和十佳称号,参加2004年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分获亚军、最佳形体奖和十佳称号,参加2005年中国小姐风采大赛分获亚军、最佳亲和力、最佳形体奖和最佳人气奖,参加2006年“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获十佳称号。

    “学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李教授如是说。他从不赞成学生称他为“李院长”,因为在学生面前一切头衔都不重要,只是外界给予的美丽光环,而在学院里,在课堂上,只有那一声声“老师”才是他感觉最温暖最贴心的称呼。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院长,应该始终心系学院的管理。为了发展学院的职业教育特色之路,他积极扩展对外联系,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同时也加强学院的内部管理,在严格规范教学体系、科学规划学科发展目标、大力培养师资力量并引进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平常除了上课和指导学生,8小时之外的时间都用在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上,无论工作有多忙多累,都要挤时间进行学习、研究。李教授说:“只有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更好更多地东西。”为人师表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不管有多少津贴、课时费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他坚持每次上课前精心备课,并把教学内容熟记于心,站在讲台上的他是从不看稿子的,他相信,只有当知识内化为发自内心的语言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才是最有吸引力、最有成效的。也正是这严谨踏实在的态度,他以自己的行动无形中给学院其他的年轻老师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李教授很关注本科基础教学,更关注研究生培养。他强调,一定要保证研究生教学的课时,注重夯实基础的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以启发、激励他们探索的热情,提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打开思路,接触业内最新理论和研究、产品动态,还先后邀请了全国多名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

    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他的目标就是以学为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在自由环境中不放纵自己。所以,他要求自己带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要看10份以上的外文资料,20份以上的国内权威刊物。

    行胜于言,作为工学院的研究生,仅仅只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会充分运用工具,具备动手能力,才会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他认为,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知识分子更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情系社会,将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他鼓励本院的研究生将最新的技术消化吸收,借助社会的公共平台为市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他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柏格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深圳日资企业王山富士公司、简爱服装公司以及长沙长海数码公司等签订了合作训练与专业实习的协议,在与企业的联合中促使学生参与产品开发,在实践中锻炼技术创新和专利的能力。

    创建20年来,学院以湖南师范大学优质的学科基础和办学资源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宗旨,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已形成了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多种规格、多种层次的办学格局。

    最后,李教授深情地说,今年适逢母校七十周年华诞,同时也是工学院创立二十周年,在这双喜临门的日子里,学院将继续坚持“立足湖南,服务地方,面向全国”的办学理念,将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以崭新的姿态,跨越式发展,跨入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的行列。在回顾母校辉煌过去,在展望美好未来的同时坚持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每一位师大人的不断努力更上新台阶,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这一宏伟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