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菲复出只爱陌生人情感 |
陌生人---就是你不认识的人,也或者是你不熟悉的人,这里特指这个年代的陌生人,陌生人有时是擦肩而过的人,有时是见了千面万面你确还不熟悉的人。
北京好友雪挥曾在她《只爱陌生人中》写道: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就像两只长满刺的刺猬,分开怕寒冷,拥抱怕疼痛,陌生人的世界里充满着机会,也充斥着诱惑和传闻。
所以只属于70后们的天后王菲也在歌里无奈的唱道:“我只爱陌生人,我的爱比脸色还单纯,比宠物还天真。”我和王菲是陌生人,见到了她,她叫不出我的名字,比起许多艺人们要出山的消息,我只关心王菲的复出,70后们对王菲的偏爱是从1987年的王靖雯开始的(英文名是Shirley Wong),那是个京味十足的女孩子,漂到了香港之后,于是唱广东歌的王菲出现了。
王菲成长和后来随父南飞的经历代表了不少70后们的经历,70后,这里特指70年周早期出生的一批人,他们出生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伴随着物质贫瘠的童年,性格反叛的少年,玩命学习的青年,考上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带上行装,装上梦想,去南方发展,原因很简单那里的工资很高,在内地的正科级干部还是几百大元的时候,那里可以拿到过几千的月薪,还有3个月的月薪打底做年奖。所以我的老师去了深圳,放下教鞭去广东开卖瑞士手表,我的学哥学姐们也去了,说那里年存过万,2年半老婆本就齐了(90年代初的老婆成本还比较低廉,而且往往没有大房和好车的要求),1994年我也去了南方。
在南方的日子几乎是伴着王菲的歌在生活的,与其说喜欢王菲的歌,不如说是对她歌声中那种对于流浪的诠释,对于漂泊的从容。我一次次上下班经过知名和不知名的那些街头,每个店铺,都没日没夜的播放着王菲的歌,我从《执迷不悟》一直听到了《只爱陌生人》,最后的记忆停在了《相约1997》,王菲的时代突然画上了一个分号。可是我们的漂泊确还在延续,1999年我到了上海,上海的空气和广州不一样,这里的天空也不流行王菲,街头上没有菲菲之音,顶级的钱柜,好乐迪里点唱都排不到前十;因为这里太时尚,太流行那些新鲜的东西,小姑娘们的话筒里的歌可以和法国、韩国、日本完全同步。
我开始去寻找,那些代表这整个90年代,可以诠释着70后们漂泊的歌,盒带,CD,MP3,发狂般的去寻找。与其说欣赏王菲,不如说欣赏她对于人生的洒脱,面对困难的那种豁达,在歌声中细品淡淡的孤独中,你会听出有一些勇敢和对于未来的幻想。谁复出我都不关心,唯有王菲,为了70后们的菲迷们,你可以选择出来,也可以在个不大的酒吧,关掉那些相机闪光,我们为你拨动吉他,一起唱起那些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的老歌。
也许那天,王菲会和我们相对而坐,我只是她台下的一个上了年纪的歌迷,她叫不出我的名字,我任然和她是陌生人,尽管她唱过只爱陌生人。
Aaron wong
200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