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味道,心中的味道
http://s9/middle/530919ddt8b2e46a04118&690
月亮的味道——听后感
——中二班
王奕霏家长
上周有幸观摩了一节danny老师的小小主持人课“月亮的味道”,首先从我接到老师准备的反馈表谈起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感受。
Danny老师准备的这张反馈表,总共分为活动背景、活动设计和课后延伸和学习内容分析四大部分,让没有听到过danny老师课程的家长一看就很清楚老师的课程安排及课程中的每个细节点,并引导家长如何来启发孩子等。每次孩子上完danny老师的课程,都会拿回来这张反馈表,每周的课程安排都是不一样的,从每张反馈表的设计活动过程来看,danny老师是用心在思考,真正的去考虑如何开展主持人课程。(所以每周拿到这张表格,我都很认真的去完成课后延伸部分的内容,哈哈。。。这样也给danny老师一个安慰呀,否则老师的付出就白费了)。
随着柔柔的背景音乐,开始了danny老师的这节主持人课程,月亮慢慢升起来了,星星也在眨着可爱的小眼睛(教学环境老师都提前部署了)。说实话,在这样的一个背景环境下,我也很好奇,“月亮是什么味道呢??”。Danny老师在每个过程中都会根据场景灵活的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如何去思考每个问题,全面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观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即兴表演能力。在老师的提问过程中,孩子们也不示弱,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老师向小朋友提了一个问题:“月亮是什么味道的?”,你看小朋友开动脑筋,答案都很棒的,“月亮是甜甜的,像奶油一样甜”“月亮是脆脆的,像饼干一样”“月亮是辣辣的,比辣椒还要辣”。我最喜欢的是孩子们回答的各式各样的答案,感觉个个都像个小大人似的。
这节课程给我收获颇多,启发我从哪些方面给孩子提问题,怎么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模仿danny老师给孩子讲了这个故事,哈哈。。。小家伙一直在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呀,快点呀”,明显感觉到孩子对这样的启发式很感兴趣。要和danny老师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每张反馈表我都很好的保留起来了,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在和孩子讲述这个故事,模仿里面的各个环节,孩子依旧很有兴趣的,而且她对这个故事越来越熟悉就越来越爱听了。孩子的能力也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
杜希贝妈妈2010年7月8日晚
今天观摩了小小主持人的一次活动“月亮的味道”,到写这篇文章时心情还是无法平静。“月亮的味道”只看标题就会让人联想到很多,月亮是什么味道呢,能吃吗,怎样才能吃到呢?
先是小主持人们的闪亮登场和精彩的自我介绍,看着这些孩子们是那么的自信,想象要是自己的孩子也能像这样多好呀。听丹尼说这些孩子原来也不太爱说话,是什么样的教育能让他们在两年的时间里有这么大的改变,看来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而接下来孩子们的表现只能让我用感动这个词了。伴随着音乐,丹尼为大家讲述了“月亮的味道”这个故事,然后对小主持人们提问,引导大家观察思考并即兴表达出来,孩子们童真的、严肃的、可爱的、温暖的语言引来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坐在后面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为他们的精彩演说感到骄傲,为他们的想法感到温暖。
坐在那里就好像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也想尝一尝月亮的味道,也想高高的举手,肆意的想象,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自己的月亮。
希贝在家里很爱说话,记得刚会说整句话的时候,吃毛豆高兴了还创作了一首小诗“小豆子,绿绿的,圆圆的,拿在手上。”呵呵,现在想想还为她骄傲呢。可一到外面见了不熟悉的人就不说话,或说话声音特小,让我一直有点担心。而这次观摩之后更加坚定了我为希贝报小小主持人兴趣班的决心,也知道了对孩子要有耐心,要给她时间让她慢慢的成长。希贝现在早上见了赵爷爷、王医生和老师也会大声的说“早上好”,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了。
《月亮的味道》主持人公开课观后感
大 班 曹思涵
本着一颗童真的心态和女儿一起上了丹尼老师的主持人班的《月亮的味道》的公开课,我虽然是一个成人,是一位家长,但是,只要是和女儿一起欣赏什么东西时,我都尽量和女儿一样是作为一个孩子在和她一起欣赏,丹尼的课也不例外。
首先,丹尼老师的开课的引导式吸引了我。我喜欢这样的引导式教学,这样会让孩子跟着老师的提问展开思维和想像。而不是让孩子直接的并且单调就知道:“哦,这节课该上这个了!”老师的入题如果单调,孩子的兴趣也一定不会被激起。而这兴趣的激起正是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漂亮的伏笔!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丹尼老师随着那段小夜曲轻轻的读这个故事的时刻。这段轻柔的小夜曲配上丹尼那富有诗情画意一般的朗读真是能够让你的情感也随着他的朗读而一步步被吸引到他的故事中。就这样孩子们随着丹尼的音乐和朗读慢慢的很自然的被整个课堂所吸引。我能感觉到那一时刻,活泼淘气的孩子们都是那样的安静,只听见这优美的乐曲和那充满无限情感的故事,仿佛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带到了那个天上有一轮明月的夜晚,仿佛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群小动物在月下团结协作的那动人的场面。
最后,故事讲完了。丹尼随之配上了许多考验孩子思维的问题。我非常欣赏这种锻炼孩子思维和想像的提问。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上一节语文课,可能只是老师带着我们翻来覆去的读课文,认字,分段落,而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只是在限制着孩子们的思维,扼杀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这样被一步步击退。而丹尼在故事后的这种提问,无形中是在锻炼着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想像能力。孩子们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随意的在老师的课堂上自由的“飞翔”着,在这“飞翔”的过程中,孩子们体味到了课堂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而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将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其中,我最欣赏丹尼的就是对孩子的各种想像的回答不做对与错的评判。记得丹尼问:“蓝蓝的天空会有什么?”的时候,有一位小朋友回答:“山。”按照我们大人的常理思维也许山不应该在天空上。丹尼只是重复了孩子的答案让下一个孩子回答,没有给予孩子的答案任何评判。的确,孩子的思维想像没有错,就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说的:“在孩子的世界里,河流也可以是粉色的”。如果我们告诉孩子这个不应该这样,那个不应该那样的话,我想,我们的孩子的思维想像能力就会这样一步步被扼杀了,那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可是,丹尼没有,他就这样通过各种各样的提问让孩子们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
记得最后的“新闻袋袋库”中,丹尼让孩子们用两分钟时间,自己组织语言去向观众推销《月亮的味道》这本书。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确锻炼了孩子们的一种逻辑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想像力。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中国的所有老师们都能像丹尼这样用心去体味孩子心灵的同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的话,那么中国孩子的思维想像能力一定也不会差于国外的孩子。教育真的是一件非常具有深奥学问的东西,只有老师和我们家长多用心去钻研,相互友好配合,达到最佳的家园共育效果,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一种快乐,不断进步!
大班主持人公开观摩<月亮的味道>听后感
托一班 杜乐涵
7月8日放学后是大班主持人公开观摩<月亮的味道>观摩课的日子,在布置停当的教室中,作为小小主持人兴趣班爱好者的我们这些家长们,亲身体验了一次这个兴趣班课程的全过程。
作为托班孩子的家长,之所以对这个兴趣班这么感兴趣,是因为我在幼儿园网站视像资料以及赈灾拍卖会等现场看到了小金星幼儿园的小小主持人们的风采。他们虽然年纪小,却能够勇敢地站在众人面前,生动活泼地进行一番自我表达,进行有鼓动力有号召力的宣传和推介,这都是作为成人的我们难以做到的,他们的精彩表现不得不令人佩服。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当然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也能有此表现,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用于展现自我的出类拔萃的孩子。
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们看到了代表了小小主持人班的最优秀的12个孩子的精彩表演。他们虽然只有6岁左右的年纪,但在遵守纪律,积极踊跃地思考,参与课堂问答,自我展示等个人素质及修养方面的表现却超出了这个年龄层次应有的程度,让我们颇感意外。
50分钟左右的课上下来,孩子们都得到了多次启发式思维以及自我展示的机会,他们始终表现得积极活跃,这样的强度让我们这样的成人都有些感到疲劳,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佩服孩子们锻炼的成果,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将孩子送进这个兴趣班的决心。我们对这个兴趣班寄予了厚望,希望我们自己的有这样或那样表现不佳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这样的锻炼成为孩子群中的强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