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者报》:小心!75只理财产品濒临清盘

(2012-05-04 11:36:42)
标签:

财经

安君

中国

qdii产品

投资者报

分类: 报纸精华

  《投资者报》研究员  刘宗源

 

  市场连续低迷,受伤的不止是股民。《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如今已有75只理财产品濒临清盘线,其中阳光私募产品50只,公募基金15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10只。
  先说“亚历山大”的阳光私募。
  阳光私募的清盘规则通过基金契约来约定,一般来说,非结构化产品的止损线是0.7元,结构化产品是0.85元,不过也存在个别产品没有设置清盘线,允许持续亏损和续存的情况。
  按照这一标准,截至4月20日,共有50只阳光私募产品濒临绝境。
  其中,可取到数据的290只结构化的阳光私募基金中,共有18只产品单位净值低于0.85元,其中和衡实业管理的盈谷2号仅有0.68元;统计的973只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基金中,共有32只低于0.7元,其中最低的天星2号和中国优质1号的单位净值低于0.4元。
  结合去年阳光私募清盘的速度考虑,不难得知,目前这些有清盘约定的且已低于止损线的基金很快就会被清盘。
  在单边下跌市场中,清盘压力也令一些券商感到紧张。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清盘的条件是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而不少券商的小集合理财产品在成立之初也就1亿元多点的规模,在股指下跌过程中客户要求赎回的压力很大,那么这些集合理财产品资产净值就很容易掉在“红线”之下。
  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7只产品因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而被迫清盘。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有10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资产净值在1亿元以下,其中国泰君安管理的上证央企50、安君享节能和安君享套利6号产品规模最小,净值都已跌至9000万元以下。
  受到保护最多的公募基金如今被5000万元这道线扼住“喉咙”的也越来越多。
  截至一季度末,净资产规模在6000万元以下而濒临清盘的公募已有15只,去年同期仅有3只,即使到了去年三四季度也仅分别增长到5只和7只。
  其中,现已跌破5000万元的基金有3只,分别是信诚全球商品主题(QDII)、泰信中小盘精选和天治趋势精选;正踩在5000万元线上的还有天弘永定成长和申万菱信盛利强化配置混合。
  这些低于6000万元的“迷你基金”中,又以QDII最为集中。这15只濒临清盘的公募基金中,有5只为QDII产品,占三分之一;除了前文的信诚全球商品主题外,还有长盛环球景气行业、景顺长城大中华、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长信标普100等。
  除了上述QDII产品,大部分该类产品均面临规模缩水的挑战,目前市场上已经成立的51只QDII产品中,截至1季度末,共有19只净资产规模处在1亿元以下,12只处在一亿元至两亿元之间。
  不过,公募清盘的程序要复杂得多,至今无一先例,何况公募基金公司的客户多为普通百姓,爱面子如生命,总会千方百计地“保壳”。
  比如万家双引擎的净资产规模曾在去年一季度末降至5000万元,但二季度末就快速上涨至2.92亿元。
  但资产规模快速上涨的背后,并非是业绩改善带来的,甚至此时间还亏了3%,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也不靠前,而是公司为了保住基金不被清盘找来了帮忙资金。
  数据显示,该基金去年一季度的持基集中度为人均3.35万份,二季度骤然增至7.61万份,三季度帮忙资金撤出,净资产规模骤降至7400万元,人均持有份额缩至3.55万份,几乎被“打回原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