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投资者报社
投资者报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489
  • 关注人气:14,4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者报》总编看市:新入场的资金会买什么股票

(2011-03-04 08:39:56)
标签:

财经

股票

中国股市

偏好

聪明的投资者

市场

分类: A股今日观察

  其实在投资中间,最重要的还是弄清自己的风险偏好,而不是去猜测市场的风险偏好

 

  本报上周四的博客中提出,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攀升的数字看,特别是其中有4000亿元无法清楚地说明来源,我们认为确有资本不是以贸易背景流入、从而进入资本市场的这种可能。
  我们还相信,与这些资金的想法一致,还会有国内其他投资领域中的钱新近进入股市的可能。应该说,中国股市盼望这些新入场资金已经很久了。如果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伴随价格上涨而逐渐积累,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又受到行政性管制的情况下,资金选择进入股市可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因此,春节前后股市的上涨更像是新入场资金带来的。对此确定的判断恐怕要到一季度后上市公司季报信息披露完,我们从公司主要股东的变动中大致形成。但有一个现象还是引起了我们格外的关注,那就是上周开始,很明显地,大股票受到了相当多买家的追捧。
  银行股上周的成交量都明显放大,特别是招商银行,单日成交已经由平均50、60万股上升到125万股(周二)、226万股(周三)399万股(周四)。
  已经有市场观察人士再度开始讨论“二八转换”的话题了。这一转换去年整整一年都未曾真正实现。实际上,我们仍然不认可这一现象会是今年市场的主要特征,但是,如果新入场资金真的买入了大量这样的股票,至少会提示投资者此后的大盘会相当抗跌。
  我之所以不认定今年的行情会是一轮“大象”行情,理由是并不是所有的大股票都具有投资价值。比较起复苏中的、具备业绩支持的绩优公司,相当多的大公司会受到政府管制、主要是价格管制的制约,从而无法实现其定价权优势。
  这其中甚至包括银行。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一定会调高到超出历史最高22.5%的水平,银行的赢利并不被看好。根据最近我的了解,资本市场中资金以投资基金的方式自由组合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了银行信贷向实体经济注入,这从侧面证明银行受到严格管制后赢利空间缩小的事实。
  但显然,以银行为代表的相当一批大蓝筹会走出一段估值修复的行情,从而一定程度上推高指数。也许,3000点就是目标,往后的事情就要投资者认真评估了。
  对前期获利股票做了结处理、跟随进入大股票可能是相当一些投资者的选择。这是相当符合中国股市“炒票”逻辑的动作。我更想与聪明的投资者讨论,究竟有多少绩优股值得卖出。因为在我看来,大股票起动、引发相当获利筹码的涌出,不正是包括新入场资金希望看到的情形吗?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不会有人真正去买那些涨得相当多的股票了,不论它究竟多么的绩优。但我想说,如果你是新入场者,面临买入股票被套风险时,你更愿意套在绩优股上、还是套在题材股甚至垃圾股上?
  中国股市总是被“阴谋论”笼罩,也总会神话热钱的能量,仿佛热钱最会玩弄场内资金。所以,热钱一定会炒高某些股票再顺利出逃,从而给市场里剩下一大批套牢者。而我更想说,不论是热钱还是新入场资金,其实也是非常害怕自己是市场里的资金玩弄的对象,成了前期被炒高的烂股票的买单者、接盘者。哈哈,在风险面前人人平等啊,在“阴谋”面前谁人不惧呢?
  所以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风险偏好低者还是会买绩优的好股票,哪怕它价格高些;风险偏好高者也自然会去博垃圾的超额收益。但人们买入股票的最基本前提不会改变,那就是看好市场未来,这就是多头即买入者的内涵所在。
  其实在投资中间,最重要的还是弄清自己的风险偏好,而不是去猜测市场的风险偏好。也就是说,认清自己比认清别人、认清市场更重要。如果你能认清自己,这就相当接近以确定性去把握不确定性的原则了。当然了,大哲学家已经告诉过我们了,认清你自己恐怕又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