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编看市:还会等来更坏的消息吗?

(2010-06-18 09:48:27)
标签:

财经

阿q

邻人

美股

总编

中国

股票

分类: A股今日观察

 

·危机不会永远跟随我们,沮丧和失落才可能长久伴随
·如果国人能像美国人那样,不是"阿Q"式的乐观,而是谦虚的乐观,倒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境界


  端午节期间,外围股市走好,特别是美股,重返万点以上。美股的表现恐怕让中国的投资者艳羡不已(在坏消息的打击下,美股调整幅度也超过10%)。但是,当坏消息过后,它也同样出现了像样的反弹。
  我们这里的情况似乎仍然不乐观,没有人可以肯定经济整体走势变坏(当然了,我知道在“复杂”的前景下,谁也不敢做出断言)。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过去,中国的投资者比起美国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和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要差许多。
  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乐观和自信,其实更反映的是自身的能力。对每一个个人如此,对一国人民也如此。慨叹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差距之余,我们似乎也或多或少了解了两国国民本性之不同。
  有人说过,美国人天生乐观。大概是因为早期移民大多白手起家,加上新大陆也是地大物博,枷锁镣铐少,财富神话和成功的创业故事自然多。新移民一边感谢上帝的眷顾,一边按捺不住对自己的欣赏,这无疑越发强化了民族自信心。所以,我们看到,此轮经济危机带来了美国经济八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和萧条,失业率现在仍然停留在10%以上的高位,但是,美国人却依然坚定地相信他们的公司和企业不但会最先走出危机,而且理应获益更大。
  中国的民族性则显然复杂得多,但在因文化厚度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之余,自信心却总是不足,相反更多的“阿Q式”的乐观也让国人安乐有余而进取不足。
  其实在东方文化中,大韩民族“知耻而后勇”是最富进取心的,但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同意国人会真心学习韩国,相反,咱们如果能像美国人那样乐观,只要不是“阿Q”的乐观而是谦虚的乐观,倒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境界。
  东拉西扯,只是想和读者聊一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再乐观一点。是的,过去两个月,我们满耳充斥的都是坏消息——房地产业有问题,所以要打压以控制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有问题,所以要限制;经济结构有问题,所以,要收缩产能扩张并减少能源消耗;国民消费力不足,概不外乎工资收入增长缓慢(一个几十万雇员的企业连跳了12人)、政府官员腐败垄断国企逐利……
  在这样的氛围中,好像不卖股票就像是刀口舔血,而还去买股票的人都早已理智尽失。投资者对执政者能否应对危机,对从商者能否扭亏为盈,对从业者能否保全生计都产生了疑问。其实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如果这些担心真的都变成了现实,那你还留着那钱有何用?
  乐观源于自信并相信邻人。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危机,即使身处危机之中更要如此相信。相信邻人能够走出危机,是因为他与你一样聪明能干,甚至比你还要聪明能干。
  走出危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但是,只有身处危机之中的人保持自信和乐观,危机才真可能远离我们而去。危机不会永远跟随我们,沮丧和失落才可能长久伴随。
  对中国的投资者而言,聪明者一定要有灵敏的嗅觉,能够闻到危机中蕴藏的能量。但更需要聪明投资者表现出勇气。在一系列的坏消息过后,实际上还会有“坏消息”,聪明投资者的聪明之处在于可以充分认识其中的“福祸相倚”,同时,他们的勇气更令他们敢于“临祸而谋福”。
  写此文时正逢端午,按中国传统,此节意在“避毒驱邪”。对当前的资本市场,确实有很多“毒”和“邢”需要驱避,但是,扎根于投资者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何尝不需要驱避?国人对自身和邻人信心的建立,以此提升自身实力,勇敢地追求财富,乐观而平和地生活,这样的前景不才更是需要去投资的吗?

 

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并保留原文内的所有链接!
《投资者报》电子版在线订阅:http://www.investorchina.com.cn/dzb.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