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编辑部
央行将于今日发行900亿元3年期央票,发行量为前期6倍,同时发行230亿元3月期央票。3年期央票是复出后的第二次发行,发行量猛增超过市场预期。而3个月央票发行量却不增反降,只有前次发行量的三分之一。
如此看来,央行回笼货币逐渐开始由长期票据替代短期票据,而长期的央票就意味着资金冻结的时间会加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有可能仍然与楼市新政有关,房地产信贷调控政策出台后,银行未来的信贷投放预期放缓,这对银行来说是很难受的,因此需要寻找替代,而3年期央票就是很好的替代品种。信贷收紧后,银行会配置债券的需求增强。央行为稳定利率,就需要较大央票的投放,这样有可能会使银行体系的资金回流到债市。
当然,央票是半强制性的,而配置债券是主动行为,我们也需要观察银行存贷比的变化,才能判断他们是否在主动配置债券。数据显示,一季度12家股份制银行平均存贷比达77.3%,超过银监会要求的75%;另外,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依然保持较低水平,平均为57.89%。
也就是说,虽然股份制银行近期吸储压力较大,但是国有银行里的富余钱还是较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