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投资者报》采访中国证券业协会情况的补充报道

(2009-12-14 10:23:14)
标签:

中国证券业协会

投资者报

办公室人员

采访提纲

财经

分类: 报纸精华

     《投资者报》记者岳永明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门统计结果出来后,记者打电话到20多家基金公司确认,同时开始对中国证券业协会进行采访。
    12月7日下午,第一个接电话的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公司会员部一位女士,她说,“并不知情,要问执业标准委员会。”数次拨打电话后,直到下午5时,执业标准委员会终于有人接了电话,说,“这个事要办公室安排。”记者打电话到办公室,一直没人接听,复又打到执业标准委员会,前面接电话的先生说,“我刚从办公室来,办公室的人走开了,明天再给办公室打电话。”
    12月8日上午,记者打通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办公室的电话,并按照协会的要求传真了《投资者报》统计存疑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员名单及采访提纲。办公室杨姓男士告诉记者,“等我空闲了会把传真给相关部门。”
    12月9日上午,记者再次打电话到证券业协会,办公室人员先是说“还不知道谁管这事,还没查完。”当《投资者报》记者说到“有基金公司把责任推到协会身上时,”该人员才放下电话问了一下,接着的回复是“还没有查完,”什么时候查完“还不知道。”当日下午,《投资者报》记者再次打电话到证券业协会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的回复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还没有查完”。
    直到12月9日下午3点左右,中国证券业协会职业标准委员会一位女士肯定答复说:“在注册系统上查不到,就是没有从业资格,从业资格是经过一个一个审核后才发放的。”
    显然,无论对于基金公司的全面采访(见《基金经理信息涉假全面调查》一文),还是对中国证券业协会各个部门的采访,《投资者报》都做到了深入、实事求是的调查,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态度是负责的。

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并保留原文内的所有链接!

[融资]A股仍有近8000亿再融资需求   [ST]26只ST股进入生死时速    投资者来信:拿什么来拯救你啊,我的蓝筹  迪拜危机:全球复苏中的另类样本  国有银行融资不该盯着A股“埋单”  李泽源:国航“一石二鸟”战略关键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