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父母不懂得如何做父母,总以为孩子是我养的,我想怎么带就怎么带,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我想让他长什么样他就得长什么样。尤其是父亲对男孩子的教育,总以为男孩就应该严加管教,甚至以拳脚相加,不打不成器嘛。把自己不曾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你要长大以后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稍有不从就认为儿子不听话不孝顺不懂事。说白了这些父亲真正要的懂事,是要儿女懂得自己的心理和愿望(虚荣心)。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的一些父母恰恰把事情弄反了,本来做父母的应该深入的探究孩子的心理,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施以正确的教育。我们现在的很多年轻父母不但不懂得少儿心理,不懂得儿童与成年人的心理差距,反而要求孩子懂得大人。一口一个:这孩子不懂得大人的苦衷。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耐心不够。没有足够的耐心俯下身来或坐下来和孩子讲讲道理。只顾自己,只顾自己的买菜、做饭、上班、购物等等。我很忙,我很着急。这孩子怎么就不懂我呢?怎么就不能替我想想呢?怎么就不了解父母的心事呢?
这仍然是本末倒置的问题。本来生了孩子就应该以养育为中心,一切都要围绕着孩子的习惯、特点和心理。孩子是柔弱的,她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还不多,她要慢慢的适应,她要一一的去掌握。她要一边走一边观察,一边成长一边学习。而我们大人则一个劲的在催促,快、快、快,要快走路,快说话,快吃饭,要快长大。完全忽视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忽视了幼小心里的脆弱和无知。
实际上孩子的很多错误并不是他有意所为,只是由于她对这个世界懂得太少,他是以他稚嫩的天性做事情,他认为好玩的泥巴我们大人认为很脏,他看见稀奇的小虫子我们认为有毒,他一边走一边观新鲜我们认为是贪玩。由于我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儿童做的很多事我们大人都认为是不应该的,是错误的。从而不断的批评,不断的呵斥他,你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这样脏,那样错等等,弄得孩子缩手缩脚无所适从。
所有的误打误判都是造成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原因。我们做父母的永远也弄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进到孩子的心里去弄个明白。是我们不懂孩子,不懂孩子的心理,不懂孩子的需求,反而错误地认为孩子不听话,是孩子有意和父母闹对抗。
不懂孩子,不懂孩子的心理是做父母的普遍现象。很多父母认为,我吃苦受累我所做的一切,还不都是为了孩子?我为他攒钱,我为他买房子,我为他存教育基金,不都是为他好吗?
视孩子为己有,把孩子的一切与自己挂钩,与自己的脸面挂钩,与自己的荣誉挂钩,与自己的地位挂钩。为什么某某人家的孩子就比我家的孩子有出息,我家的孩子也应该如何如何。这就造成了恨铁不成钢。打骂甚至长期和孩子闹抵触,有人会痛心疾首的疾呼:儿子(女儿)他(她)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呢?他(她)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这样的父亲(母亲)认为,孩子是我的,就应该听我的,就应该一切按照我的设想来,我家的孩子就应该是最好的,比谁家的孩子都要好。这样才脸上有光,在亲戚朋友面前才有面子,否则我就不高兴,我就要发怒,就要把无名之火迁怒到孩子身上。因此,每到孩子面前总是板起个面孔,严肃,苛板、没有笑脸,甚至每当看到儿子(女儿)就感到厌烦。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但它并不高深莫测。只要我们做父母的能静下心来,耐心的和孩子坐在一起,细心的观察探究孩子的心理,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想问题。走路要考虑到孩子个子矮,可能看到的视野和我们不一样,说话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及知识范围。总之,孩子的心理和大人是有差距的。只要能想到这一点,我相信,所有的教育都不成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是孩子都会做很多所谓的“错事”,只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想到,我们也曾经有过小的时候。每当遇到和孩子闹冲突的时候,及时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心情,想想自己年幼时的渴望,相信所有父母都能改变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理,也会平心静气的和孩子商量解决当前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让孩子高高兴兴地接受,或者父母痛痛快快的转变自己。和孩子站到一条战线上,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我们做父母,做一个好父母的唯一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