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五大地产商业绩PK
标签:
香港地产商业绩pk房产 |
分类: 企业纵横 |
近期,香港地产商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恒隆地产、恒基地产、新世界发展、会德丰、嘉里建设等陆续公布了2008年下半年的经营业绩。这里选取在国内知名较高的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恒隆地产、恒基地产、新世界发展五大地产商,并比较内地大地产商作简要分析:
从市值上看,新鸿基地产和长江实业遥遥领先,也大幅领先于目前国内两家最大的地产商万科和中海。万科、中海是目前国内两家市值最大的地产商,都在港币1000亿左右。新鸿基地产和长江实业在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后,应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地产上市公司。
从营业收入看,新鸿基地产依然一马当先,彰显香港龙头老大实力,但低于内地龙头万科。恒隆地产收入最少,主要是当期几乎无房卖,收入基本来自香港和上海的物业租金收入。租金收入比例大是香港和内地地产商明显的区别。当期新鸿基地产和恒基地产租金收入占比在25%-30%之间,恒隆地产更是接近100%,长江实业虽然较少,但其控股的和记黄埔的地产及酒店租金总收入高达港币34亿。
目前,国内大地产商除万科外,包括中海、保利、华润置地、富力等都在积极扩大投资性物业的租金收入。目前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是华润置地。2008年,华润置地的投资物业总值为港币100亿,占总资产的14%,租金收入为港币9.67亿,占总收入的11%。此外,中海2008年的租金总收入为港币2.02亿,同比增长63%,并计划2010年前投资物业盈利占集团盈利的20%。
受金融危机冲击,香港大地产商当期盈利都大幅下降,表现明显差于内地大地产商,但盈利金额还是很大。香港大地产商的净资产收益率明显低于内地大地产商,比如其中表现较好的长江实业全年才6.7%,而内地万科、中海、保利、富力等都在10%以上。
从资产看,香港大地产商堪称航母,新鸿基地产和长江实业总资产在港币3000亿左右,净资产也超过港币2000亿,这和内地大地产商差异很大。像新鸿基和长江实业总资产大约是万科、中海的3倍左右,而净资产则是万科、中海的7倍左右。香港大地产商的资产负债率都较低,剔除非地产业务,基本都在30%以下,而国内的万科、中海、保利等都在60-70%。
香港大地产商2008年末总借款大都在港币400-500亿,也有个别的,像恒隆地产就完全“不差钱”,现金多过总借款不少,恒基地产现金也很充裕,长江实业和新世界相对平衡。而内地万科、中海、保利、华润置地、富力等年末的总借款在人民币180-270亿,除富力现金流紧张外,其它都是现金多过短借。
综上所述,香港大地产商与内地有着明显的区别。香港大地产商表现为资产巨大、低负债低营收、高营业利润、低股东回报。国内大地产商表现为高负债低净资、高营收低利润、高股东回报、高增长。
目前,内地地产商中,最接近香港大地产商特点的是华润置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