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地刚正骨,中华廉洁魂

分类: 行走世间 |
北宋年间,河南陈家庄有一户人家。丈夫名陈世美,妻子名秦香莲,堂上双亲,膝下一双儿女。虽不富裕,小家庭也算是晨昏安稳,与世无争。


陈世美是读书人,一心想仕途上有个作为,将家里老少全部交于秦香莲照料。陈世美考中了状元后,身价一变,人心不古,做了皇帝的驸马爷。


自君别后遥无期,生死相牵念念残。秦香莲这头得不到陈世美一丝音信,随后的两年灾荒,秦香莲带着一双儿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惊闻陈世美中了状元,被招为驸马,早已弃发妻与亲生孩儿不顾。

秦香莲悲愤交加,咬牙切齿痛恨陈世美的恶行,奔赴开封府去告状。而陈世美则带了上方宝剑,气焰千丈地来与包拯相见。包拯不顾国太与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头上的乌纱帽喝令开斩!千古负心人陈世美终于死在铁面无私的包拯的虎头铡下!

此次来到开封府,正好目睹秦香莲状告陈世美精彩大戏,这一幕流传千古的“铡美案”也是人们口口相传至今的好戏。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名臣。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从流传下来的佳话来说,包公昼断阳间、夜断阴间,如此之刚正不阿、正人君子的青天大老爷在你我想象中一定长得身材魁梧,傲视群雄。其实不然,说包公是小白脸身高1.65你能接受吗?说实话,你接受不接受,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就是这个样子。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游走于包公府内,感念开封这座八朝古都,留有这座府邸,供如今的世人游览观赏。游览间听说在包公升堂断案过程中一般都有两样道具。其一为独角兽。传说中断案的神物,“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包拯公案上置有独角兽,以示“曲直明鉴”。其二为三口铜铡。龙头铡斩皇亲国戚,虎头铡斩贪官污吏,狗头铡斩市井刁民。其实这些据实考证皆是不存在的,是后来被戏剧化了。

包拯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又有说包拯比较重孝道,总之历史上的包公,重情重义,执法如山,是一位至今都让黎民百姓赞叹的历史人物。



八朝古都开封的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座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当然史书上亦有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


包公祠主要建筑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气势雄壮的大门楼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油漆彩绘,均系宋代风格。于菊花绽放的季节,最美秋季,来包公祠,听流传至今的那些脍炙人口包青天断案的故事。于秋风云淡间,看大殿檐角那悬挂着的铃当,听风声,听岁月流逝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