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交让座事件:“为老不尊”还有多少人?

标签:
依诺寇桐嘉闫晓苹让座公交车老人尊老爱幼为老不尊杂谈 |
文/闫晓苹
图/网络
聚焦公交让座事件
新闻背景 :
3日上午,石家庄环1路公交车上,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拄着拐杖上了车。当时车内座位已满,还有十来个人稀稀落落地站着。坐在前面的两个年轻人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让座,谁知这位老人摆了摆手,径直向后走去。走到对着后门的一个座位前,要求座位上的女孩让座。
当时,座位上的女孩正戴着耳机听音乐。见女孩没反应,这位大爷推着女孩大声说:“怎么这么没礼貌啊,见老人站你身边都不懂让个座,真是太没教养了。”被推搡后,女孩摘下耳机这才明白过来咋回事儿。这位女乘客回驳道:“你推我干嘛呀,有话不能好好说呀,再说前面不是有人给你让座了吗?”
见女孩态度“强硬”,老人一屁股坐在了女孩腿上。女孩顿时恼怒成羞,推了老人一下,猛得站起来,拿出手机准备拨打110。幸亏旁边有乘客及时扶住,老人才没摔倒。这时,司机赶紧把车停靠在路边,在同车乘客的纷纷劝解下,老人和女孩的争论才得以罢休。
我向来提倡尊老爱幼,这不仅是国情,也不仅仅是道德,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是从幼年走过来,有一天,也会走向老年。爱别人同时也是爱自己。
但就尊老爱幼之下,又有多少“为老不尊”的人存在?我就说说我自己遇到的几位“为老不尊”的人吧。
1、训我挡站牌,老头猛击我胸部一掌
2006年的盛夏某一天,和位朋友约在一个医院门口见面,我们在距离医院不远的公交车站前聊朋友父亲的病情。突地从对面冲过很瘦的一老头,砰一下用右掌对准我胸部推了一下。我当即愣住,问他干什么推我。当时若不是看他岁数实在太大,脑袋还一晃一晃抖来抖去的样子,我真想扇他一耳光。
老头理直气壮:你站在这挡了公交站牌,我看不到,不推你怎么地?
我气急:你不是哑吧,我也不是聋子,你和我讲一声让开难道我不会让开吗?再说,我距离公交站牌有近一米之遥,我怎么就挡你了?
老头不理,气呼呼地走到我身后看站牌。我站在气不过,朋友劝我算了,总归他是老人。说实话,这事几年后提起,这气都是一提就上来。越想自己当时忍了就是纵容“为老不尊”这号人。
2、因无人让座:老人说坐公交车的没好人
还有一次,女儿依诺刚满月,我身子非常虚弱,出去购件物品,坐公交车上,我没有坐在老弱病残孕那一排座位上,特意坐到旁边普通的座位上,就是因为自己身子虚,实在是不想让座给别人。(说实话,一般情况下,我是能让就让,绝不含糊,不为别的,为积点德。)在某站上来一位老人,爷爷带着孙女。
这位爷爷带着孙女没有站到老弱病残孕专座那些人旁边,其实那些座位上坐的都是年轻人,但咱也不敢保证每个人身体都是健康站得起的,毕竟谁也看不到谁的身体内在。
这位爷爷带着孙女在我身边站半天,看看前后左右没一位给他们爷孙让座的,这位爷爷开始教导自己的孙女了,指着路上过往私家轿车说:看见没,长大就要自己买车开,没本事的人才坐公交车,坐公交车的没有一个好人…
剩下的话无法听下去,只是这位爷爷越这样讲,周围的人就越厌烦地看着他,终是到他们爷孙下了车,也没有一位肯让出座位让这对爷孙粘下屁股的。
3、为两位老人让出一个座位得到埋怨
因为坐公交车久了,老公每次都告诉我往后座,不要站在前面,有一次,我很听话坐在最后面,还给老公用包占了个座位。
结果,在老公挤上车之前上来个老头,看到我身边空着一个座位上放着包,他用了一个非常难看的手指,挑畔地向上一挑,我把包提起来让他座上去,结果这老头不但没满意,当然谢谢这二字是没有的,我把包拎起来后还给我的是一个白眼,这还不算,他身后跟着是他的老伴。老头发话了:现在这人哪,懂道德礼貌的太少了,见到老人也不知道给让个座。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我坐着的这座位让给他老伴是最好的。
说实话,我心里真的很生气,不为别的,我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了,前面有老弱病残孕专座你不去那里,你在这还挑三捡四,我让给你一个座不但嫌少还落一顿埋怨。
自从那以后,坐公交车上,我还是照样让座给别人,只要看到老人、小孩、孕妇只要我有座我就尽量让出来给他们座。但是对一些为老不尊的人,我真的是痛恨至极。
记得多年前曾有位网友写过一篇关于让座的文章,里面有几句话大意如下:老人每天晨练有力气,一练好几个小时。去超市排队买促销品有力气,能排能站能等一小天,怎么你上公交车就不能站一小会儿了呢?
其实更多亲身体会的人知道:上班下班为工作奔忙的年轻人,也很累,工作了一天下班回家,谁不想有个座歇歇脚?那些老人们,你们就不能错开年轻人上下班时间吗?你们一样有儿女,你们愿意看到他们累了一天坐个公交车还要站着吗?
道德也是有尺度的,礼让也是有分寸的。有句话说得好:让,是情份,不让是本份。谁也不能因为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罚个款判个刑什么的。但是,我还是认为,咱们这样大的国家毕竟尊老爱幼传统值得人人学习提倡的。公交车上那些老弱病残孕专座尽量少坐,如果不小心坐上了,有对上号的人物,还是给让一让座吧。不为别的,为了这样好的优良传统能传承下去,毕竟我们也有老的那一天。
但且记,无论老到什么程度,千万不要“为老不尊”。
注:本博所有文章皆为原创,除标“转”外,转载必究。约稿请看本博首页联系方式。
我与新浪:一波三折的缘份(博首推荐)
一周半女儿的双面人生(浪首、育儿推荐)
我与新浪:一波三折的缘份(博首推荐)
雪袭石家庄(浪首、博首、草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