葇荑,柔荑
(2014-03-28 22:40:53)
标签:
诗歌树花美人野草杂谈 |
分类: 流云穿月 |
阳春三月,杨树花悄没声儿就挂上枝头。前不久浏览微博,见有人发了幅杨花的图片,文字说杨树花序叫葇荑,不禁吃了一惊。
这杨树花,我们那里叫杨树狗子,小时候在开春的时节,是常把玩的。因其毛茸茸的形状样子和颜色都像毛虫,调皮的男生热衷玩一种把戏,便是用手抓着几条,突然伸出去在女生眼前乱抖,引起一片尖叫声。然后就被丢弃了,因为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不会有谁拿它在手里太久。太过平常的一种花,在我看来非但称不上美丽,甚至有几分丑陋。
葇荑是什么?先前我并不知道。诗经上读到“手如葇荑,肤如凝脂”,稍显生僻的两个字,从字形看,应该是植物,让我联想到屈夫子笔下的各类香草,用来比拟佳人,大多不知为何物,什么样子,但一定是极好的,带着一份神秘感和可尽一切想像的美好;从读音,我未求甚解地形声,读作“柔夷”,发音婉转柔美,也觉好听。如此这般的一双素手,白净光洁柔嫩灵动,好似用怎样的词语形容都不为过。
然而,杨花和葇荑,两者竟会是一回事吗?古人和我们之间,审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么?
我决定一探究竟。从查到的资料看,有关葇荑,这个词的写法、读音、涵义竟都存在争议。一个通常的说法大致认为,《诗经》里原本写做“柔荑”,其实应为“葇荑”,是把美女纤细柔长的玉手比作葇荑的花,由于柔荑通假变成葇荑,沿用至今。葇,即香葇,香草名,即香薷;荑,多音字,一读作“提”,指初生的茅草,引申义大多有初生、新生的意思。另一读作“夷”,意指割除田里的野草,引申为削平。
照这样想来,正确读音大概应该是“柔提”了,香薷花初生的嫩芽。那香薷花又是怎样的呢?中国百科网有云:“香薷,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味……产于中国东北、东南和西南等地。是蜜源植物。茎、叶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入药。”看到图片,花果然是细长穗状的,有白色、浅紫色、粉色、红色的等等。相比较起来,我倒觉得还是成花更好看些,穗上每一朵细小密集、顺序排列的花全部绽放,长长的花蕊吐露在外,毛毛茸茸像是眼睫,那就是蜜源所在了。
“葇荑花序,似穗状花序,花轴下垂,较软,其上着生多数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花无花被或有花被,花序柔韧,下垂或直立,开花后常整个花序一起脱落。如杨、柳的花序;栎、榛等的花序”。看到这个,我就释然了。前面微博上说杨树花序叫葇荑,确乎有些含糊,容易引起误解。杨树花当然不是葇荑花,但杨树花序的确是葇荑花序。
也有说葇荑和柔荑有关联,但并不能等同。两个词中“荑”字读音不同,葇荑花序和柔荑花序也各有解释。还有人专门撰写过文章考辨。太专业的我不必去深究,做为常识了解,我觉得足够了。这世界存在无限的多样性,或许有些事情原本就无法定论。至少我知道美人的玉手不是杨树狗子,到底是像香薷般妩媚芳香,还是像初生的白茅样光洁嫩白,也并不那么重要了,你尽可以随自己所愿的,在所知的范围内去想像和认为。
我一向觉得,这世上的事物,花草或其他,每认识一个,就如同多了一个隐秘的朋友。在春天的风中,我打树下走过,抬头看树上摇曳的杨花,便有种心照不宣的意味;我也不再觉得她有多丑。我认识她们了,她和她的姐妹们,以及围绕她们的,从悠远的古代走来,从最早的诗歌中走来的,美丽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