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每天都要被闹童鞋缠着玩扑克牌,看来他正上瘾。我们玩得也很简单,就是单牌里大王最大,然后是小王,接下来是2 A K Q J 10
9 8 7 6 5 4 3 这样从大到小排列下来。
闹童鞋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明白了玩牌的规则,刚开始他不是很熟练,拿牌也不顺手,总是掉下来,后来索性就摊在自己面前,需要哪张就出哪张。
起初我也没想太多,他愿意玩就陪他玩,过足瘾,慢慢的,我发现这玩牌里还有大大的学问。
从摸牌开始。先出的一次拿六张牌,后出的拿五张牌,然后互相出牌,直到有一方没有合适的牌压过对方,再开始摸新牌。比如:闹出3,我出5,闹出7,我出9,闹出A,我没有牌可以压到A,这一回合他暂赢,因为已经出了三张牌,凑够六张他要再起三张,而我一共出了两张牌,我再摸两张才能凑够五张牌。
这中间,闹闹要不断的做减法,用6或者5减去手里牌的数量,就是他需要再拿牌的数量。刚开始做减法,他习惯性的借助手指,我试着告诉他减去几就在心里倒数几个数,就是答案。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他已经能够完全心算来完成拿牌的工作了。可喜的是我们玩牌只需要算6以内的,而他居然能自己变通心算10以内的减法。
接着就是出牌。我告诉他出牌的规律是从最小的开始出,如果需要压别人的牌,需要从自己的牌中选择最小的能够压住对方的牌。比如:我出6,他手里有3
7 8 10
A,他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才能选出这张合适的牌:首先他要找找哪些牌比6大,然后从这些数字中选出最小的来压我的牌。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不乱,我请他把牌从小到大排列好,这样用哪张就可以很快找到。他通过自己观察,找到7这张牌。久而久之,他不用每次都排列大小,一眼就能从众乱牌中找到最合适的牌。
当然,出牌不是死板的,一定要从小到大出。有次结尾,我手里还剩J和2,他手里剩张A,该我出牌,我亮出我的牌给他看,我说:“闹闹你看,妈妈手里现在还有两张牌,你还有一张牌,如果我先出J,是谁赢啊?”他立刻肯定的回答:“是我赢。”我说:“那你看,如果我先出2呢?”他停顿片刻,小声说:“那我就输了……妈妈,你还是先出J吧。”我说:对,你看,最后的出牌如果剩的少,就一定要先出手里最大的那张牌,如果对方压住了你手里的大牌,那么不管你先出哪一张你都输,如果他没有压住你的那张大牌,那么你就有赢的可能性。闹闹突然发现了玩牌还有这样大的奥妙在里面,顿时激动不已。
晚饭后跟他玩了几局,又发现他的一个大长进。他先出牌3,我接4,他接7,我继续出10,他接Q,我接K。K是我手里最大的牌,而他手里此刻能压着我的牌是两张2。但他手里还有一张K,他很不愿意破开两个2,我催他出牌,他说:“妈妈别急,让我想想。”他把Q收回去,换了手里的K出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俩开始最后一轮摸牌了,争得发牌权很重要……剩下两张好牌都被他摸去,我手中剩一轮小牌,最后我输了,但是我非常高兴,这几天的玩牌游戏,的确让闹闹的思维能力提高不少……
当然,这期间还让我发现了他的一个很大的亮点:活学活用。我教给他的一些出牌技巧,他在爸爸那里得到了应验,比如:当手中都是小牌又是双比较多的时候,如果对方出了一张更小的牌时,就可以破开压住它,因为出去一张小牌,才有可能再摸到一张大牌;再比如最大的双牌和比较小的双牌如果没有机会一起出,那么与其等待机会,不如破开出以打破一张牌都出不去的局面……我没有刻意花费时间专门去讲这些,就是玩的时候发现问题了就分析给他听,然后由他来做决定,让我惊讶的是我前后就分析了两次,他已经能够运用的很好了……对他而言,能够赢爸爸,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
玩牌很容易,而要赢牌,很多时候是需要有出牌技巧的,要想赢得一局牌,需要思考的过程,最终取得胜利,这也是对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最终考验:能否很好的解决问题。
刚开始我们玩牌的时候,一局下来要将近半个小时,因为他需要时间思考,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思维训练的内容,比如排列大小,做加减……最后做出判断,这些都需要时间,我也不着急,就耐心的等着他,如果时间太长,我就放本书在旁边,他思考的时候我就静静的看书等着他。现在,他已经驾轻就熟了,五分钟我俩就可以玩一局。
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我看来,扑克牌是跟数学有关的东东,而他却能在无聊的时候把那些被他称作“有人的”牌组成几队来玩游戏,比如:J一队,Q一队,K一队,分别给他们安排几个数字作为队员,队长分别是J
Q
K,然后他们之间可能是跑步比赛,可能是开心超人战队之间合作打敌人,敌人就是假设的大王小王……同时他还会边指挥他们玩,边自己创编故事,有模有样,尤其是要表现战斗时各个队伍配合的场面,他两只手边忙活移动扑克牌,嘴巴还很快速的描述当时的场景,模仿不同的角色说话,很多时候,我都会停下手中的活,悄悄的坐在一边欣赏他的指挥和表演,真是太精彩,太感动了!
几个月前,闹童鞋还在家homeschool,通过朋友的推荐,国际广播电台小采访了我,得知我是从事早期教育的,更觉得找对人了,还想到家里来录一段我给闹闹上课的情景,被我婉拒了,她说:你是从事早期教育的,那你的孩子每天几点干什么,都应该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吧,音乐课上什么,数学课上什么……我笑说:恰恰相反,我一点计划都没有,跟着孩子的兴趣走。他今天吃花生的时候突然问我:妈妈,花生属于什么类?我也不是很确定,于是跟他一起百度一下,看了很多花生的图片,在百度百科里了解了花生是个什么东东,属于哪一类,然后请他想想,我们吃过的东西还有哪些跟花生是一类的……就是这样,在他非常渴望知道花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把这些相关的知识都告诉了他,他一定记得很清楚,因为这是主动学习的结果。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表达一点:学习无处不在,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跟着闹闹坚定的步伐前进!
http://s10/middle/530543c1tb6a91b0b9ad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