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韩慧《裤裆街的丧事》一点感受

(2015-05-13 09:53:59)
标签:

原创

杂感

分类: 心情文字

读韩慧《裤裆街的丧事》一点感受

 

 

 

 

 

说起来我与韩慧的结缘是从读他的短篇小说开始的。大概是2007年我们作协成立的那年吧。那时我读他的小说,可以用“比较稚嫩”四个字来概括。谁曾想,时隔几年的他,竟有如此的进步。这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当然,这与他的勤奋读书、勤奋写作是分不开的。在这儿,我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多说什么,只想针对韩慧的《裤裆街的丧事》一文,谈一点我读后的感受。

韩慧是写小说评论的,无需我言,自然明了如何写好小说的要害所在。正因此,这篇《裤裆街的丧事》的短篇小说,他才会采用这种“全知叙事”的角度来叙事,和读者新颖的见面分享。

写关于拆迁方面的的短篇小说大有人在。不同的是,韩慧写的这篇小说的叙事角度比较巧。搞创作的我们,都知道叙事角度的选取最能体现出一个写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决定这篇作品的艺术结构和读者的接受方式。但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未能得到自己的满意。我想,韩慧采用这样的“全知叙事”角度来写,是经过一番周折而选取的吧。

先从小说的开头说起。

“裤裆街的柴老婆儿死了。死得非常寂寞,为何?没有人送终。”说起来,这样的开头写得非常平淡。不同的是,接下来他占用了一千多字的篇幅,描写笈县城这个小地方,上了年纪的人死了后办丧事,叫喜丧;并要搭灵棚来“烘棚”,以表儿孙们的一片孝心。还写出“烘棚”的传统意义,以及“烘棚”的详细情节,等等,关于裤裆街拆迁的事儿只字未提。如果读者不细心品读、分析,也可以说,他是用“客观叙事”的角度来叙事的。

但是,从短篇小说第四小自然段开始,突然冒出一个“我”的叙述者。

这个叙述者是个什么样子的人物呢?是一位“脑子时好时坏,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好的时候和好人一样,不好的时候我说什么,骂什么,过后一概记不清楚”的叙述者来承担整篇小说的架构。其实,这个叙述者脑子很清楚,只不过是语言上有点的障碍罢了。笔者采用这个心智不健全的叙述者,还参杂着笈县城的方言土语来叙述。仅此一点,不能不说是笔者的良苦用心了。如果换一位正常人来叙述,读者的阅读兴趣,无疑就要大打折扣了。

笔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全知叙事”角度呢?这就是写好这篇小说的文眼所在。因为选取“全知叙事”角度的好处是,叙述者无所不在,叙述者有权力知道并说出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尤其选取了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主要人物来叙述,对读者更有感染力度。如果用“限制性叙事“角度第一人称的“我”来叙述,没有开头的那些客观叙述,哪怕还是用这个心智不健全的人物来充当小说的叙述者,恐怕就得不到现在这个短篇小说的效果了。当然,这与笔者近年来不断阅读名著和写小说评论的视野有关。

是的,在写拆迁和有价值传统遗产这种很有敏感题材方面的短篇小说,不外乎要涉及到,社会、体制、人性等等方面的叙述,的确是不好把握的。但作为有良知的写作者来言,越是不便触动的层面,越是应该深挖才对。

这就又说明笔者所采取的叙事角度上的精妙之处了。

文如其人,正因为笔者意识到这个层面,他才采用了“全知叙事”的两个叙述者,来完成这个短篇小说的使命。而且,是用社会上最底层的小人物来充当最主要的一个叙述者。如果连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都能明了的事情,难道正常人能不明了吗?

所以,全文不到一万二千字的短篇小说,虽说笔者没有标明大的段落,但以空一行为大段落,也就是四大段。如果没有小说开头那一千多字的客观叙述,均由心智不健全的哑巴猪儿“我”来叙述的话,小说的分量就单薄了,就不会这样吸引读者的眼球了。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这个短篇小说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空白。比如,柴老婆儿葬礼结束,“柴老婆儿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办完丧事烧完头七纸后就回北京了。听说这个当法学教授的女儿给街道办事处留了一封信,具体信上说什么没有人知道。听人说还去县政府大院跑了几趟。裤裆街的拆迁的事就此搁下来。热热闹闹的拆迁工作也因柴老婆儿的死搁在那,没有了下文。”

也许,这样的空白,笔者是在无奈之下写出来的;也许,笔者是有意所致。不论怎样,文中用心智不健全的叙述者说出这些话,就觉得很自然,很有点酸酸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因为笔者采用了“全知叙事”角度,给读者带来了分析的余地;是因为“全知叙事”中又暗藏着一个叙述者,给读者带来了分析的余地。

最后,我提点不成熟的建议:我似乎感觉柴老婆儿北京某所大学法学教授的女儿的人物形象,有点模糊。不过,这也许是笔者的隐喻之处呢?对与错,有待于大家共同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虚 荣 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