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丹河源头

(2014-07-10 16:19:13)
标签:

原创

文化

情感

遗产

    寻找丹河源头

 

 




寻找丹河源头


 

 

 

 说起来很奇怪,从小来到高平,几十年了,竟没去过丹河源头。也曾多次嚷嚷,都因杂事缠身搁浅了。今天,市文联组织的文学沙龙会,终于圆了我这个梦内心的喜悦表现出来,一路上像个孩子似的,在车上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还掏出相机沿路拍摄了几张风景画。可是采风的五辆小轿车快到寺庄镇鹿宿村的丹河源头时,我对母亲河却产生了一种怜悯的感觉。因为听人说母亲河从20世纪90年代始,由于小煤矿的开采饱受污染之苦,而逐渐断流了。

真是这样子吗?

我们跃下车,由寺庄镇文化站长秦海宝领着我们,从鹿宿村起点,排成一个长长的观光队伍,在长满绿绿的杂草山坡上往西北方向行走着。气温约在29度以下,大地上四下扩散的土腥气,凉爽的略带点儿草腥味儿的气流,恰当地说,很适应我们今天来参观。加上昨天下雨留下的泥土路,还有呢土路生长的杂草上的露水,我们踩上去感觉湿漉漉的。再往前走,路两旁绿莹莹的各种果木树,在微弱的太阳光线映衬下,人们像是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里,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我发现,一个个埋下头,在杂草的山坡之间寻找着路,生怕踩不稳,吃一跌。一时间,静极了。这世界,原本就是这样子的,有时就需要寂静的。因为有了静,才会有喧哗的。

果然,我们的脚终于探到了丹河源头。人们哗然起来­——呀,怎么就没有一滴水呢?上次我们来时分明还有清凌凌的一池水啊……

我没喊叫,只是静静地想,这是小煤矿的开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做一个不切实际的美梦,实在是太自欺欺人了……好在,高平目前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治理、保护丹河。况且,这丹河源头并不是鹿宿村这一处,寺庄镇伞盖村不也是丹河源头吗?还有发鸠山的出处,不也说法不统一吗?在高平住了几十年,听了几十年的丹河,人人都说丹河好,除了官方,谁又细细揣摩过它的真实含义呢?难为情的,我是患了不了解丹河真实面貌的痼疾的。

立在没有水源的丹河源头,泪水似乎涌入眼眶,这是真实的,感情上是很爱丹河的。这里不该是没有水源的。或许水源是深藏在地底下吧?我这么想着,人们已经离开了这里而往发鸠山上走。

往山上走,要上一个大的石头台阶。许是常年丹河源头流水的缘故,灰黑的石头上像是抹了一层油,我这条跌伤的右腿一看见这就怵。但,远景发鸠山吸引着我非上去不可。于是,留下我们没上去的几个人,除个别的走了外,大都还是上去了。虽然弄得我满裤子都是呢,可心早就飞到发鸠山上去了。

看见发鸠山上满目青山不同层次的绿了吧?在绿的魅力下,我终于找到了水源。只见水,在我的左边、我的右边,悄悄地流淌着,虽然小,在我脚下、在我心里一直流淌着。

发鸠山永远是一个谜,令那些专家、学者,一分钟一分钟地在那儿苦苦地研究吧!而要判断丹河源头到底哪儿是最早的,哪儿是最有研究价值的,那还真值得研究……(据听说,2009年高平非遗申报成功。)

我站在发鸠山上,站在丹河源头上,幻觉着自已经同发鸠山融为一体了,似乎还在倾听着丹河源头的谜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