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10月18日

(2012-10-18 10:10:23)
标签:

原创

叔本华人生哲学

意志

生命哲学

杂谈

分类: 诗歌

读《叔本华人生哲学》

     点滴体会

 

 

 

 

读了德国著名哲学家、开创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叔本华人生哲学》后,一颗埋在心中的苦果子,消化了。其实,人的恶、虚伪、荒诞、不幸及幸等,无不存在于人性中。所以,每个人作为一种意志的表现,无不是整个意志世界的一部分。但作为个体意志的人来说,必然有一个依赖于他自己的对象世界,这个对象世界就是现象世界。

对于现象世界,叔本华在书中反复强调——人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说的有点偏激)正因人是利己的,所以人们对利己的生存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就无法满足。因而,就会产生痛苦的悲观主义的消极人生哲学。我曾一度也产生过这种思想,并严重阻碍了我的生活兴趣。

然而,叔本华认为,这种思想要不得。

他在书中以哲人的敏锐和智慧诉诸了我们一些,关于人性、生命、地位、荣誉、爱情、幸福、苦难等方面的,耐人寻味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见解。总而言之,他按照他的理解告诉了我们一个具有智慧和意志的人性所应有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这对我心灵上的启发很大很大,以至于我想写写我的一些看法与想法,与大家共同来探讨。

我想从“生命的性质”,谈点儿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亚里斯多德把人的幸福分成三类:即自外界得来的幸福、心灵得来的幸福、肉体得来的幸福。恕我胡言,这三种幸福,不是单一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可能是单一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所以,每个人能直接体会的,也只有他自己的观念、感受、意欲。相反,外在的世界,只不过是促进他体悟自己的观念、感受罢了。正因此,世界相同,而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却各有所趣。不妨可以这样说,有人觉得浑然无趣的事,换别人,却生趣盎然。所以,幸福的标准,很难钦定。而且,从人性本质意义上讲,痛苦是永远的,幸福却是短暂的。因为,在任何事情中,人,最后必须,也仅能求助的还是他自己!人如果能明白这道理,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啊!可是,人,往往不能意识到这点。

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地位、头衔、和荣誉,而付出大部或全部精力,我就是个例子。

据不完全调查,一般人将其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外界事物上;或财产、荣誉、子女身上,所以,一旦失去了这些,就觉得幸福全完了。这是一种糊涂的想法!是否可以这样想,失去的固然重要,但你自己是本,没有消失啊!这样随着失去的,就可把重心调整在自己身上,努力地培养已失去的生命力。这个时候就急需安静的独处,以至养精蓄锐,使自己的生命性质重新活跃起来。

叔本华在书中这样说,“每个人到头来除了自己外原来都是一无所得啊!一旦想逃避悲惨与痛苦,又难免落入到‘倦厌’的魔掌中。况且这世界里,又常是恶人得势,愚声震天。个人的命运是残酷的,而整个的人类也是可怜悯的。世界既然如此,也只有内在丰富的人才是幸福的。”

“因此,人是无法得到真正快乐的,透过它对本质的了解,人生只有种种不同的痛苦罢了,自始自终都是不幸的。”所以,每个人只有从内心强大起来,方能从心灵上得到一些短暂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