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登王莽岭
(2009-09-02 10:20:42)
标签:
游记、情感、文化、杂谈 |
雨 登 王 莽 岭
三辆小轿车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疾速地飞奔过高陵公路快到陵川县城时,(另一辆小车没跟上)岑寂中,早秋的冷气,透过汽车玻璃窗缝儿将我唤醒:今天登王莽岭怕是艰难哩?
前面的“棋源山庄”,凸显在我的眼前,我令小车停下了。
地处中国围棋发源地——陵川县“棋子山”景区内的“棋源山庄”,依山傍水,集人文、生态、自然、绿色于一体,如果再能荡起轻轻的音乐声,怕真是绝妙的悠闲之地!只可惜,我们急着要去登王莽岭,就匆匆地离开了。
湿甸甸阴凄凄的鬼天气,加上飘忽不定的雾和风雨,人们的心开始冷清起来……但我的心不能冷,像一位老大姐又像一位大阿姨,临风昂首地必须起到领头作用:这毕竟是文联和作协共同组织的采风活动。即将喷洒出来的文思,能因风和雨而阻止吗?
小尹和小邢很懂我的心思。就说,我们先吃饭吧,或许吃了饭暖和点?
吃了饭准备登山时,雨虽然下得小了点,可天空仍然是腾云驾雾而冷寂。男士们许是喝了点酒,阴沉的天气怎挡得住他们的热心和决心!
同志们走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高亢的情致,战胜了云雾风雨的歪天气:我们开始登山到景区观光了。十二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因身体不适,租了雨衣。其余的都穿着半袖,跋涉在山路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入景区的斜叉口,有一块儿平整的青石板缝与缝之间长的绿草地。绿草地上摆着些许石桌石凳子。年轻的小王为调动大家的情绪,坐在潮湿的石凳子上,想打开手中的瓷瓶汾酒。怎奈,使得力气过大,上下酒瓶分了家……人们“轰”地一下笑成几朵花。小王缩回手,踏着带草的青石板摇晃着……忽然,伴着习习的凉风,我看见袅袅的云雾慢慢地从我们的眼前升腾起。升腾起想象中的山坳,使我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我看大家也都冲动着:
云雾之中观王莽岭,近是青山,远是天。
到了“望云崖”。蒸云煮雾的“望云崖”,巍然的像尊云雕像。我们只能仰起面来,看看天空,看看那块“望云崖”的介绍牌。几年前我也来过“王莽岭”,可那是自然的山路和小径,也没有什么介绍牌。只几年功夫,陵川人民的旅游文化就这么深,深得全国在这儿开围棋会。还有什么什么数不来的各种会……
我有点漠然了。我们高平的炎帝文化难道不比王莽岭……我不愿再说下去,我想我们的炎帝文化在不久的将来恐也会……一幅想象中的炎帝文化景象在我眼前晃动开……
晃动得我走到了“刘秀跳”。
我有点不相信“王莽赶刘秀”,会到这山上?王莽篡位时,刘秀在今湖南宁远北,与本地豪强刘縯(兄弟两人)发动族人和宾客七八千人在春陵乡起兵,他们和绿林、赤眉三路人马联合起来,接连打败王莽,之后人们推他为领袖(后建立了东汉),从打的路线上推断,不会扯到陵川吧?可这里偏偏就叫“王莽岭”。就偏偏有个“刘秀跳”?
不论真和假,只能说是陵川人的能!
说说笑笑又到了“观日台”。就又想起了泰山的“观日台”。王莽岭的观日台,虽不能与“五岳”独尊的泰山相比较,但它有它的独到处:那黛绿色的小山坳、那天然的石头群、那青和美,都是属于王莽岭的!
不知你注意过它的设计没有?拾级以上的小台阶,偶尔会冒出几块儿有造型的天然石。你屏息看一看,就想用手摸一摸。亏是云雨天,只好在想象中去观景……
八月的雨,冷冷清清地落在我们的颈背上。可我们走在绿色的天渊边,顾不得冷和雨,顾不得山路崎岖和逶迤。又想去观“抚琴台”。
“抚琴台”像是王莽岭的一条臂:从王莽岭的最顶头滑下去,然后再升上来。冲着这一点,我上气不接下气地登上去后,却怔住了:怎么又是俞伯牙抚琴?我有点愕然。
不过,迫人置信不如随人之意。也许,俞伯牙就真的来过此地方?旅游景点的幻想,可以大大发挥。
我这么想着,就要往下走。不料,一位中等个子的热心人却阻止我们说,您们现在不能走啊,好景一会儿就出现了!
我们将信将疑地又站住了。
突然间,奇迹真的出现了?云雾弥漫的王莽岭隐遁了,活脱出一个新的王莽岭——数十里阔的风景,银幕一般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天的蓝、云的白、山的青、还有红、还可看到河南的景色……迷惘得我快要喊叫起来!
人们兴奋了!兴奋地拿出相机手机拍摄开了……我没有拍摄,我在心中吟出一首诗:
然而,就那么一刹那,云雾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升起来了?我们向往的王莽岭啊,您又跑到哪里去了?我们就想走。
那位热心人又开口说话了:
别急,还会看到好景。潘长江在这儿也拍过景。如果您们有耐心的话,就请等一等,我在这儿工作十几年了,不会骗您们的!
我们被他的真情感动了,就都盼望着。
果然,又出现了刚才的奇迹,而且,更鲜亮。人们拍呀、跳呀、欢呼声震天响。
返回去的路上,人们眉开眼笑地议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