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佛山的召唤

(2008-06-30 12:25:44)
标签:

原创

七佛山

文化

情感

分类: 游记

    七佛山的召唤

 

 

 

人的思想是非常奇怪的一个东西,自今年正月与友人谈论起关于“七佛山”的事,我就急着去“七佛山”。然因我的左腿做过手术,没能亲往“七佛山”,便常常折磨着我,叫我时时感觉到它的存在,有时我也想抑制它,可越是这样,越是挥之不去。直到今年68日高平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才算了结了我这个心愿。

我坐着小车,通过“七佛街”的时候,车速再加速。但再加速也只是坐着小车,依偎在那玻璃窗户跟儿或是把玻璃摇下来的时候,在那盘旋的“七佛路”上观登山呢?然而我却觉得是在登山。

按照佛家的看法,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任何一个有情物所看出去的世界,都是他内心自造的景象,每当他有所动作,或是说话,或心理动念,都是心的作为。不管别人怎样认为,当时我的心里的确就是这样想的。

这种感觉带着我登上了“七佛山”的“广场”。

我急急地从小车上下来,举目往东一望,数十里的风景,倏地向我扑来:那蓝的天,白得云,还有那大片大片的绿,简直把我看呆了!都说陵川的“王莽岭”是个绿色氧吧,那我们的“七佛山”又是什么呢?我恨我来得太晚。

接着我往西一瞭:古泫氏高平城尽收眼底。我不由得又往朝南扫射了几眼:通往“定林寺”的路,就在我的眼前。收回视线,我往北仰看:嚯,酷似一座“海市蜃楼”浮现在我的眼前,中国文坛泰斗、国学大师、全国书法一绝——文怀沙老先生书写的“古泫佛国”四个大字顿时映入眼帘,心情激动不已。还想看个端倪,可人们催着我快往上登。

这时我丝毫没考虑我的腿,跟着他们就登上了台阶。直快上到一半的时候,小邢说,您的腿还行吗?我才想起我做了手术的腿。我想,也许是佛的保佑,我竟然把166个台阶登完了?同时我还在想,这166个台阶,大概就是66顺吧?我在心里佩服这个有心的设计人。

上去后“七佛寺”三个字映入我的眼帘。那是有名的大书法家启功老先生书写的:遒劲有力的字,跨越时间和空间,长存天地,永照人间。

还有“太虚大师真身舍利塔院”,我心生蹊跷:没想到在泰国参观过舍利塔,竟在我们的“七佛寺”内也能看到?

我们也没忘记观观“盛唐茶院”。这个名称命得多好:它既说明原来“七佛寺”修于盛唐,又能使人们走在这儿稍作小憩,谈论一下“七佛山”和“七佛寺”。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廉颇在米山屯沙子引诱白起的故事,就发生在山下的将军嶺——“大粮山”。盛唐时,佛教盛行,为了消除战争的阴影,才修“七佛寺”以求和谐。从此,此山名为“七佛山”,直至今日。

“七佛寺”又称“云月寺”,为清兵部右侍郎李棠馥“独肩补理”修建,并亲自为之题写“云月寺”牌匾。但在解放前被毁坏,踪迹全无。现在高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由高平籍善信居士张永忠先生,投巨额复扩重修寺庙,得于重见天日,福光永照。

顺梯向上,我们又到了“天王殿”。

“四大天王”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我还想在这儿多说一句,为什么要设这个“天王殿”呢?或许是天属乾,地属坤,阴阳相配,祥气缭绕吧?

没容我再想,已经到了“七佛殿”。

这时,一对青年男女搂抱着上来了,看样子不象本地人。那么,我们的“七佛山”已经飞出高平了!

我斜睨了他们一眼,到了“七佛殿”门前:我想进去,但哪儿放着一个大公德箱。所以,我只好把头伸进去看那“七尊佛”。这“七尊佛”依次为:释迦牟尼佛、拘那舍含牟尼佛、毗舍浮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拘留孙佛、迦叶佛。为什么是“七尊佛”呢?传说是中国佛教创始人菩提达摩始祖的七位尊师。对于否,只有求教方家了。

看来,今日的“七佛寺”是积“新七”而成:七佛山、七佛街、七佛路、七佛门、七佛殿、七尊佛、七星塔。

好一个七字?这里面的玄机蕴藏着什么呢?

然而你仔细想像,又在我们的眼前。

一位现代禅师说:“禅是对生命完整意蕴的领悟。”(禅宗就是佛教革命的产物)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对禅了解很少,甚至被人指责为虚无主义,是否定人生价值的,可人们并未觉察到它是人生智慧的最高体现,它可以用一种独到的方法将我们心灵的迷惑一扫而光。

现在忙了一天的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往“七佛山”跑,为什么?不就是想找块心灵的净地吗?况且也可以作为旅游胜地呀?(重修后的“七佛寺”与“定林寺”、“廉颇庙”已连成一条旅游线)

这么想着,我们走到了“塔院”。

用汉白玉大理石砌成的,高25米的“七星塔”,听说比“五台山”的塔身还要高,可称华北第一塔。“七星塔”下面的六个面,有中国书法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风调雨顺”、续乔居士写的“正法久住”、释净空写的“七佛宝塔”、净观居士写的“佛居永固”、周绍良写的“国泰民安”、南阳居士写的“永镇山川”。对了,大殿前还有中国著名书画家范曾画的“弥勒佛,”塔院里还有什么“藏经楼”、“七星捧月”等依次缭列,让我拿着笔记本的手,怎么也记不完。

最后我们到了张居士的“水镜精舍”。这四个字由中国著名作家金庸先生书写。金庸先生还在山门前书写有“七佛胜景”的巨幅匾额。加上七道石坊匾额楹联的提写等。我真不知这些大师们是怎样请来的?

据说,佛教中的“准提法”有半截找不着,而在我们高平“开化寺”的碑文上续上了。假如真是这样,那我们“七佛寺”的佛缘,该是何等的博大了?

又听人讲,要在“七佛寺”内办“国学讲堂”,请当代国家大师诸如南怀瑾、文怀沙等,讲解传授。若能此,集文化、历史、哲学、佛学等与一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七佛寺”将更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下山时我对着“七佛山”,久久地凝望着……

忽然,一阵微风从“七佛山”顶吹来,好像还发出“丝丝丝……”的声音,我猛地觉得:它是在召唤,召唤我们用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去领悟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