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三江源(5)---退牧还草后的移民问题

标签:
三江源杂谈 |
分类: 杂记 |
为了改善过度放牧的草原,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退牧还草。劝说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下山来集中居住,由政府负责安置,包括住房和每月发津贴补助。
这一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住房问题好像解决得不错,搬下来的牧民认为确实比在山上风餐露宿条件要好多了。
但干什么都要花钱,确实很不习惯,在山上烧牛粪,吃牛羊肉,喝山泉水,花销很少。在定居点生活,每年每户能得到8000元左右津贴,显然不足。如果要有人生病,就更麻烦了。
每户不管人口多少,补贴的钱都是一样的,显然也有问题。但据说这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不能鼓励多生。但在考察时确实见到了一家十几口人的情况,该怎么生活呢?
牧民的一技之长就是放牧,到了山下就不知道能做什么了。政府倒是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进行职业培训,希望一些年轻人可以再就业。但确实很困难,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至少要到下一代了。
我看到牧民在学习织藏毯,由大企业提供原材料,移民们按要求进行编织,速度很慢,若能有一份这样的工作也很不易了,每月可以挣几百元钱。
由于不能很好适应,在城镇附近就又形成了新的二元社会,新老居民很难相互融入。
如何解决移民的生存问题,是政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一篇:初识三江源(4)---草原鼠害
后一篇:走访体育局(3)---会面许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