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三)

(2008-06-14 11:34:23)
标签:

量变

偶然性

质变

事物

必然性

分类: 政治

二、辨析题

1.联系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因而联系不需要条件。

错误。

  • 联系即关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 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联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
  • 联系与条件紧密联系,任何事物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存在、发展和灭亡的,任何联系都离不开条件。

2.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

混淆了旧事物与新出现的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途。
  • 新事物是新出现的事物,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3.具有前后相继的现象就是因果联系。

错误。

  •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世界普遍联系中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事物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
  •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显著特点:

第一,原因和结果具有时间的顺序性前后的相继性,即原因总是在先,结果总是在后。

第二,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

  • 因果关系一定具有前后相继的关系,但具有前后相继的关系则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4.假象是一种错觉。

错误。

  • 假象与错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淆。
  •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是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本质的表现。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环节、一个方面。
  • 假象和错觉有本质的区别:假象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表现,是客观的;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是主观的。
  • 假象同错觉又有联系,即假象容易引起人们的错觉。

5.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

错误。

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性的认识。

  • 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 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

6.“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错误。

  • 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
  • 二者辩证联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现。
  •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取消了科学。

7.个别包含一般,一般并不包含个别(“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正确。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指事物共性、普遍性,它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是个别事物的稳定的本质的部分,所以,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别包含一般。
  • 一般并不包含个别,因为个性是事物的具体的特征,它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所以,个性比共性更丰富、生动和具体,因此,一般并不包含个别。

三、简答题

1.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因素,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因素,并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 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2.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相互转化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
  •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质变的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运动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都起重要作用。
  •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4.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5.简述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果关系的反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因果规律的客观性。事物的“终极原因”在于物质世界本身,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永恒运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必然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 客观普遍的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在不同的领域,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

一果多因,同果异因;

多因多果,得合因果。

因果联系的复杂情况要求我们对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