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为导演在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讲稿《新征程新起点》

标签:
娱乐文化 |

新征程
下面我借用抖音里一位导演介绍自己方式介绍自己。
大家好!我叫尹大为,我是导演,我讲真话。
没有回应,这就说明在坐的很少看抖音,也不去关注那些不堪入眼的圈儿里的事,这就对了!你们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的走向,是中国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就是格局。所以,我还需向在坐的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做人。
这次参会前接到了组委会的通知,让我做一个主旨演讲,题目是《新征程
首先感谢组委会给我这次机会,让我站在这么辉煌的盛典舞台上,在坐的嘉宾都是影视界、戏曲界的大咖、专家、学者,可以说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和前辈。所以,这个讲台应该留给专家学者们,而我只是一个学生,学生就应该规规矩矩的站在舞台上,向前辈们汇报自己在几年中学习拍摄戏曲电影实践与探索中的点滴体会。
说到戏曲电影的创作过程,这些年可以说是历尽千辛,这十几年的探索我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戏曲电影是很难生存的,甚至会慢慢的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我不知道其他导演怎么样,我遇到的戏曲电影都是没钱的,就稿酬这一项来说,各主创部门的稿酬少的可怜,导演就更不用说了,本导演的稿酬还不如我出道时拿的多,甚至有时还拿不到。戏曲演员就更惨,没有一分钱的报酬,就是本职工作,他们每天与剧组起早贪黑,风餐露宿,风雨无阻的贡献着,这就是戏曲行当这些艺术家们的现状。有好多朋友劝我:尹导,你干嘛非要拍戏曲电影呢?谁看呀!要钱没钱,要名也没名,你图个啥?朋友说的没错,这些年的确戏曲和戏曲电影越来越没有市场,拍出来的影片也没有出处和院线播放,就更谈不上什么经济效应了。朋友的劝说加之现实的状况,说心里话有时我也想过退却,我也斗争过很久,但最后的结果我还是坚持走了下来,这不是因为我有多高尚,这是因为我想到了他们,我看到了这些戏曲演员,是他们的敬业精神,爱心中的艺术,愿为此奉献一生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通过他们的传播再度流传下来,他们在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业,他们这样的辛苦,这样的执着,这么的艰难,在合作中我从来没有听过他们的各种怨言,有的是他们对艺术的爱和尊重,正是他们所做的一切感动了我。所以,我想我们这代人就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我们不去做谁来做呢?国家培养了你,组织上给予你的信任于厚望,不干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你的培养,对不起这些为中华民族文化默默耕耘奉献的人,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在此我还是要为他们呼吁,为他们呐喊。我不是在这里唱高调。说白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对国家文化的爱。我是党和军队培养出来的文艺工作者,我永远记得《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一段唱词:“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正是在这种力量和他们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让我走到了今天。
从2010年开始我第一次接触戏曲电影时,拍摄的第一部戏曲电影就是佛山粤剧院的《小周后》,这也是中国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我当时的想法是,拍戏曲电影就是要有创新意识,不能重复前辈们的创作道路,前辈的探索给我们奠定了基础,我们就应该在前辈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时代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在创作的道路上一定要与时俱进。我常常和主创团队的同仁们说,没有创新,就等于没有了生命一样。在后来的创作中我们一直本着创新这个原则走到了今天,实践证明我们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是成功的。这些年我先后导演拍摄了粤剧《小周后》粤剧《小凤仙》滑稽戏《顾家姆妈》锡剧《一盅缘》锡剧《三三》眉户剧《父亲啊!父亲》评剧《安娥》锡剧《江南雨》粤剧《白蛇传》等等,这些作品在业内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荣誉。
说到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难处,怎么说呢,最难的就是资金永远不足,开拍前我永远都是在给主创人员做思想工作,我甚至都怀疑自己还是不是导演,我更像的是党委书记,部队的政委。我每天最重要的事务大部分就是与制片主任算账,看看怎么拆东补西,到了真正搞创作时,我已经没有多少精力了。举个例子,我刚有个好的创意想法,当回头看到制片主任那张哭丧的脸,我瞬间就什么脾气也没有了,所以我在组里还有一句“名言”当主创与我谈想法时,我非常肯定他们的想法,然后我说,你的这些想法非常好,可以说在一些创作者中你们的思想是超前的,但现实......做到心里有就行了。我说出此话是无奈的,大家也无奈,这是我最痛苦的事情,你有天好的想法就是因为资金的限制而导致在艺术水准上的让步,这就是现实在创作中最大的痛苦。
那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在第三届展映会上就曾呼吁过,希望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领导,多支持多理解,多为这些努力工作的戏曲工作者们想办法,给力度。但是支持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中。我作为一个不小不老的文艺工作者,我真心的希望有关领导能真正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真正有一种使命担当与责任感,民族文化的精华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断档,那我们将成为千古的罪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要有责任感和使命的担当感,我们虽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所做的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宝藏,我们这一代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创造未来,我们现在是托起后来者站在我们的肩膀上走向新征程。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创作的源泉,20大刚刚结束,在新征程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新的起点,新的起色,新的目标,习总书记说:“人才是第一资源”。所以我们要重视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我们要以老中青三结合,不断地进取,不断的创新,老同志要做好铺路石,中年人当好阶梯,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我们站在潮头,不惧风浪,要勇敢地冲在前头,新的目标就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要永远在路上。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一批批肩负着民族使命的文艺青年接过我们手中的笔,去描绘伟大的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春天。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