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7年春节,我在老家过。
回到家乡过年的这几天,遇上了初中同学聚会。
十多年未见的同学突然见面,彼此寒暄几句后,就开始了各自不同人生轨迹的展示。
这一天见面的是两个在体制内工作的同学,一个在本地的国有银行,另一个在本地的电力系统。在我们那个小城,如果不在体制内工作的人一般会被称为“没有正式工作”。
所以我就是那个“没有正式工作”的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我们首先回顾了一下2016年的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吐槽了一下雾霾以及美国新总统的不靠谱。分析了一下,觉得2017年应该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
于是从国际政治局势一下子转移到了我们小城市的政治局势。
在银行工作的同学开始说因为跟错了领导,错失提拔成副行长的机会。在他们单位,如果30多岁无法获得提拔,要再进一步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在电力局工作的同学则开始说如何要把1/3的工作时间用来写报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他开始仔细的跟我计算如果获得投诉,要扣掉多少奖金。
“在我们单位,干得好、能力强是没用的,关键是要会来事,同时要少犯错。”两位同学一致总结。
在银行工作的同学在回家工作前曾经有过挣扎,那时候他在上海的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最终还是在父母的召唤下回到了小城市。他到现在还没结婚,交过几个女朋友,都觉得不满意。“我有点受不了现在的90后女生。但是我这个年纪父母催得紧,所以今年可能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再挑了。”
在电力局工作的同学已经是2个小孩的父亲,每天一睁眼就要担负起全家的生存重任。
在银行工作的同学用的手机是华为Mate9,他说在网上抢了好几次都抢不到。“本来是打算买苹果的,后来我们单位很多人都用华为,觉得不错我就买了。”他说,如果不是抢不到,他愿意花更多钱买保时捷版。
在电力局工作的同学用的手机是锤子T1,这让我有点惊讶。这个已经中年发福,每天要写工作总结报告,要给一双儿女挣钱的同学,居然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
于是我们谈论起手机来,跟大多数的锤友一样,他对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小米手机嗤之以鼻。
“我就是冲着罗永浩买的锤子T1,我当年差点为了听他的演讲跑到北京去了。”他说,虽然手机玻璃已经磨花了,但是希望T3能快点上市。“若不是T1状态良好,早就买M1L。”
罗永浩是一个小城青年,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他的经历鼓励了很多向往大城市的小城青年。
在这位同学的微信朋友圈,转发着锤子科技2016年上海新品发布会的官方视频。
转发留言是这样写的:“如果一开始你没成功,那就拿一个更大的锤子!”
从言谈中,我发现他俩现在都有点焦虑,我可以理解,30岁左右的人都很焦虑。一方面他们在我们当地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有“正式稳定工作的成功人士”,另一方面他们为这个社会以及房价飞速的变化而感到不安。
我也很理解他俩,作为一个小城青年,好的生活永远在别处。
在小城市生活没有诗和远方,在大城市打拼其实也大多是眼前的苟且。
我们在大城市的颠沛中怀念着记忆中的田园式的故乡,而现实中故乡已经被房地产商占领。
他们在小城市的安稳中幻想大城市的繁华与逆袭,但其实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觉得10年后,我们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变化。”临别的时候,在电力局工作的同学对我说,语气中有一丝说不清的东西。
其实他们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我知道,他们也知道。
芯八客/文(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