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0年手机行业“TOP10”之十大年度趋势
(2011-01-11 18:11:35)
标签:
科技海南宋体智能手机手机电视it |
分类: 手机通讯 |
十大年度趋势
一、iPhone和Android竞争纵深发展
无论是苹果还是谷歌对各自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都非常较真,一度时间里双方也各自诋毁对方的系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市场的争夺也是此起彼伏,究竟谁的市场占有率和份额更具优势也是众说纷纭。智能手机系统内的一种未来竞争在二者之间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苹果构筑在iPhone基础上的iOS4发展快捷,包括iPhone4的市场风靡,不断地缺货也激发了更多人的购买欲望,在中国市场还出现运营商之间的针锋相对。
当然谷歌Android也毫不逊色,虽然没有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终端产品,但是我们看到众多的手机厂商都以其为主要的投入对象。在这方面,摩托罗拉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而HTC、三星等厂商也都布局了这个系统。只有诺基亚顽强抵抗。依托平台的开源优势,谷歌Android的市场能力更是风生水起。
二、国产手机厂商的崛起
国产手机在2010年可谓风水轮流转,昔日的巨头们渐渐远去,如今以酷派、中兴、华为、联想为首的新一轮企业开始崛起,并且在市场上表现出咄咄逼人之势。中兴已经做到了国产手机第一厂商的位置,在全球也已经闯入前四名。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酷派和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四通道手机引领市场更是在国内手机市场掀起不小的波澜。华为的CMMB手机电视以及千元智能手机的良好销量也让人眼前一亮。当然,除了华为之外,还有更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推出千元3G智能手机,并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这也是2010年的一个亮点,相信在2011年这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看点。
三、携号转网的开始
虽然目前仅仅是在天津和海南实现携号转网,但是这种趋势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毕竟固有的一种垄断模式已经悄然出现变数。用户体验越来越成为未来的市场趋势,满足用户的需求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三大运营商之间的争夺将更趋多元化。服务是根本,套餐是基础,优惠是手段,用户才是目的。
四、手机电视将成标配
网络视频的火爆滋生手机电视的悄然涌动,2010年市场上的一些手机厂商以CMMB手机为卖点,进行细心耕耘,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随着3G的迅猛发展,以 CMMB移动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移动性、便携性等特点必将在未来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手机电视或许将成为3G娱乐时代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CP从幕后走到台前
2010年运营商对增值服务代收费的打击,使得传统SP厂商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收费方式。而不少CP开始崛起。他们正在抛开运营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以《国家地理杂志》为例,通过苹果的商店,开发的内容阅读软件,提供在线内容分发。这一切,与运营商无关。更多的出版社、内容商、金融机构正在走在这条路上。
六、低价智能机普及成必然趋势
在日前深圳的一个3G与智能手机高峰论坛上,作为第一个演讲嘉宾的高通无线通信技术公司产品总监钱志军钱志军表示,高通明年要通过“公板”的方式帮助中国的已授权的中小客户(主要是手机设计公司)推100美元以下的Android智能手机,这也就表示明年高通会将中低端Android智能手机的价位直接封死在700元人民币以下。
高通以低价进入低端智能机市场,对于其竞争对手MTK、华为海思、Marvel是个坏消息,但是对于中小品牌则是好消息,这表示智能机的最后门槛已经在逐渐拉低。智能机配套的相关产业链发展逐渐成熟。以触摸屏为例,相比一年前,电容屏IC的供货商数量已经大大增加。
七、山寨式微、三五码转型品牌
2010年,中国政府对山寨机发动了全国范围的打击行动,官方检查重点集中在非法手机上面,从年初的“时代华龙”事件到年末的“华强北查机”,高仿机厂商遭到严重打击,三、五码手机的国内市场也有一定收缩。一方面,受政策影响,不少三、五码厂商为了生存开始寻找出路,纷纷转型品牌厂商,中国手机品牌将迎来自2004年以来的第二次爆发;另一方面,已经发展成熟的,规模较大的集成厂商也纷纷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力品牌,据《手机报》统计,目前市场上品牌厂商数量已超过四百家,并有更多的厂商加入进来。
八、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提升,取代价格因素
中国手机市场发展到今天,影响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因素已逐渐从价格转移到更好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
九、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软件操作方式的变化
日前杭州思凯美国ipo,标志着移动互联内容及服务提供商获得资本青睐,智能手机以及非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而其中游戏应用是最重要的一环。《植物大战僵尸》及《愤怒的小鸟》证明了,触控的操作体验将提升用户的黏度和兴趣。
十、产业链竞争从上往下发展
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IC、IDH公司将目光投向了终端用户。展讯、Mstar等IC公司纷纷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并在印度市场发布针对普通用户的户外及电视广告,更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手机行业已经由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不同品牌整合自身供应链,进行链条与链条之间的竞争。而竞争中,终端店铺和销售渠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