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还是破坏?

(2009-09-08 16:24:00)
标签:

科技

产品和服务

华硕

商业模式

intel

it

分类: 杂感

  创新还是破坏?这是人类自诞生起就面临的一个悖论,同时又是深藏于人性深处的两个不稳定因子。这两个因子常常互相转化,人们总是在创造完一座一座精美宫殿的同时,又用另一只手来毁灭它们,这是创新转化为破坏;而人们在战争与毁灭当中,又往往会产生技术上的突破与飞跃,这是破坏转化为创新。

  在经济活动中,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破坏性创新”。他认为创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的创新,即向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东西;另一种是破坏性创新,即利用技术进步效应,从产业的薄弱环节进入,颠覆市场结构,进而不断升级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爬到产业链的顶端。

  实现破坏性创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是否由于新技术发展,使得应用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简便?

  2.是否存在一些人愿意以较低价格获得质量较差但尚能接受的产品和服务?

  3.该项创新是否对市场现存者都有破坏性?

  从这几点来看,华硕EeePC成为了破坏性创新的代表,而华硕所做的,不过是去掉消费者用不到的各种功能,实现更低的价格与便携性。有趣的是,Intel本来是维持性创新的代表,依靠不断提升芯片性能来赚取高额利润;但由于华硕EeePC的出现,使得Intel不得不主动进行破坏性创新,生产ATOM芯片。

  然而有了破坏性创新就一定会成功么?并非如此。我们常常会看到,公司发明了新技术,但其地位最后却被快速模仿者取代了。只有商业模式更灵活、商业模式更具创新性的公司,才能更长久地保有竞争优势。

  华硕上网本业务被宏基追赶并超越的例子就在眼前,而对于更多仅有破坏,没有创新的山寨厂商来说,情况可能要更糟。

  创新还是破坏?这是他们目前迫切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