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2009-01-06 11:40:01)
标签:

快闪记忆体

专利申请

新力

洪锦维

美国

华为

战争

it

分类: 手机通讯

李坚/文

近日,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的一份文件显示,苹果申请了一项新的专利技术,允许用户通过手势控制计算机或手机。而就在此前,诺基亚刚刚宣称手势输入是自己的独家专利。苹果的这种做法并不是第一次了,这家引领全球电子产品发展趋势的高科技公司,似乎对专利申请乐此不疲,此前不但针对iphone的多点式触摸申请了200多项专利,甚至连一些只是构想、尚未实现的功能也申请了专利。

苹果的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毕竟企业需要赚钱,也需要从战略布局的角度来遏制竞争对手。然而对于多点式触摸的这种专利垄断,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项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据国内某家知名通讯公司人士透露,他们本来准备09年发展高端智能手机,但是由于担心专利的问题,所以迟迟不敢采用多点触摸功能,宁愿采用单点式触摸。他表示,之所以如此看重专利问题,主要是因为看重国际市场,如果只是针对国内市场,其实并不太担心专利纠纷。

专利战争

随着中国进入WTO,融入世界经济轨道,专利之争就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宿命。中国企业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经历了痛苦的转变,交了不少学费。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凭借自身申请的其它专利,来进行互换和谈判。比如华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年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报告显示,华为以1365项专利申请数,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专利申请公司,仅次于松下、飞利浦和西门子。提交大量的标准提案的做法,为华为海外市场铺平了道路。

还有一种方法是进行专利共享,即企业与拥有相关专利数的上下游供应商订立攻守同盟。比如日本新力电子和韩国三星电子此前曾宣布,双方已经达成在基础技术上共享专利的协议。未来新力和三星将各自提供九成以上的专利供对方使用,授权范围将包括资料压缩、DVD和DRAM等专利技术。在这项协议下,新力目前高达一万三千项在美国注册的专利,将有九成多会授权给三星使用。而三星也将从目前该公司拥有的一万一千项美国注册专利中,提出相等比率授权新力使用。产业分析师认为,这项协议有助双方移除产品研发不确定因素,而且双方也不必浪费大笔金钱于非核心产品专利诉讼。此外,在专利共享的架构下,双方未来可望加速产品研发速度,并且还能节省成本。

然而即使通过专利合纵,还是避免不了被告的命运。日前,美国飞索半导体就以三星电子生产的快闪记忆体侵犯了该公司专利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美国德拉瓦州(Delaware)联邦地方法院提起了诉讼。飞索表示,有超过1亿台包括便携音乐播放器、手机及数位相机等的电子产品配备了侵犯该公司专利权的三星快闪记忆体,要求将这些产品撤出美国市场。另外,该公司提交联邦地方法院的起诉书要求法院下令禁止销售侵权的三星快闪记忆体,并要求支付相当于损失额3倍的赔偿金。

专利共享的失败,也让寄希望于此来解决多点触摸专利问题的厂商望而却步。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够资格与苹果进行专利谈判的触摸屏厂商只有新思等寥寥数家,并且产品价格昂贵,这也导致了电容式多点触摸难以普及。

多点触摸并无技术障碍

“其实多点触摸这种功能并非什么先进技术,几十年前就有了。”知名触控芯片厂商,苏州瀚瑞总裁洪锦维表示,根据目前美国专利局公开的资料,早在21年前,就已经有了多点式触摸专利的申请。他表示,苹果所申请的很多只是多点触摸的表现方式而非决定性的技术功能,只是一种商业手法,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尽管申请了专利,但很难被专利局通过。不过为了以防万一,瀚瑞也已经申请了八项关于多点触摸的相关专利。

洪锦维认为,如同当年微软的Windows带动了PC产业和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Internet的普及带动了软件制造、相关服务、包括无线互联等产业的发展。触摸屏的飞速发展,将会改变全世界的生活和操作习惯,也会推动包括手机、PC在内的各行业的进一步前进,这一点,是不会被受任何专利障碍影响的。

相关专利图片

多点触摸用户界面,21年前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显示和触摸之间的互动,40年前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菱形电容传感器,23年前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LCD上透明菱形的电容性触摸屏,21年前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显示屏上的透明矩形电极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苹果阻碍技术发展,多点式触摸遭遇专利战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