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讨长春市火车站前区域的特点及未来规划趋势

(2008-09-18 09:02:55)
标签:

长春市火车站

商业网点

立体交通

市政论文

分类: 市政建设

探讨长春市火车站前区域的特点及未来规划趋势  作者:郭高

 一、历史与现状   

    长春市火车站前区域历史悠久,经历沙俄、日伪、车站改造、周边道路商业化扩展等多个阶段,现在该区域内,北靠长春市最大的设有南、北双站台的火车站及凯旋路公路客运站;东联著名的黑水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远东服装批发市场、亚泰大街、光复路、伪皇宫景区;南达黄河路客运站、长江路步行街市场、鞋帽批发的珠江路、天津路、青岛路、彩印装潢图书为主的上海路、;医药一条街的南京大街、集园林戏水游乐一体的胜利公园、五环体育场;西至连片商业楼华正市场、最大的红太阳书城;该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是长春市历史最悠久、人气最旺、最重要的商业区域之一。

    该区域不仅商业繁华、而且文化氛围浓重,从建筑特点看,有沙俄时期的建筑--现沈阳铁路局办公场所;吉林省委省政府这样的政府要地也坐落在此地,省人大所在地、日伪时期的房屋---长春市邮政局;

    道路交通发达。现有火车站、公路汽车站、公交车站、有轨电车站、出租车站、未来还会有大型的立体交通转换中心、承担地铁、轻轨、快客、公交等多种交通工具间的换乘。

    火车站的建筑功能以铁路为界按南、北两侧布局。在车站南侧,广场以扇面状分开6条道路,长白路、黑水路、胜利大街、人民大街、白菊路、辽宁路,特别是人民大街,他是长春人心目中城市的中轴线、包含政治、文化、商业等城市元素,其间各行业所占比例几乎反映了城市的特征,是吉林省省会、吉林省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吉林省最大的而且还在快速发展中的年轻的城市;是城市道路网的纲绳,是城市结构骨架中的脊梁;而长白路、黑水路、辽宁路等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商业街,现在更是远近闻名的商品集散地。

    2003年完成了北站房建设。他处在北人民大街的南端,也就是铁北区的南端,在市民的感觉上几乎是(铁南区)的镜像,北站房附近将来也会像长春站一样,有向心、凝聚的作用。从城市人口密度及商业繁华程度分析,将来北人民大街从南往北也能形成由中心区的繁华逐渐向市郊扩散的模式,从而完成市中心区政治、商业、交通、文化密集区在铁北的复制与升华。

    长春市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战前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先后进行了长江路步行街的现代化升级、新建亚泰大街、打通并拓宽永宁路、黄河路客运站扩大规模、华正商场的建设、完善并实施了人民大街两侧景观规划。这一切就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综合规划、顺势发展的思路。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商业网点布局混乱,目前众多商家经营范围主要以小商品、服装、食品、书刊、电器、医药为主,商品分区不明显,客户购物时活动范围较大,出行流向混乱、重复路线多;商户数量多、规模小、品种重复,历史上商业网点多是自然分布,以小规模个体经营为主,带来的结果是分散与重复,更增加了顾客购物时的出行距离,徒增交通流量。解决办法是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引导商户向规模化,品种集中化发展,最终实现功能分区明确、品种齐全、繁荣有序的忙而不乱、赏心悦目、安全环保、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

    在商业街区建设上(不是改造),要尊重历史、尊重客户的习惯、成功培养繁华商业街区不仅是需要商家长期不懈的从初始阶段到成熟期的发展、还要有客户信心的建立及信誉的培养与购物习惯的养成,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有一段成长的过程。可不是政府头脑一热,划块地就能培育出有规模、有效益的商业街区,当年贵阳街市场改造就是失败的例子,现在的光复路干鲜品市场迁移的成败还要经过时间的验证。繁华的商业街区不是建设成的、而是培养出来的。

    2、车站历来都是人群的集中地之一。任何一个客运站都是与人有关的买卖最好做得地方,他是交通、食宿、商业、诈骗、盗窃发展的源头,是好人坏人都爱来的地,当然也是税收的集中区。人多、车多是其外在特征之一。交通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为什么要搞综合立体交通转换中心。地面上的交通可以按出行、购物分类,对于出行的人群应尽量集中,减少换乘次数、减少乘坐不同出行工具间的转换时间和步行距离,可以在换乘中心完成一站式的垂直换乘;对于购物人群还是要以地铁、轻轨、公交车这样的大型车辆运输为主、以出租车为辅,近距离步行最好。如此可以降低路面车辆密度、减少停车场负担、控制环境污染、轻松心情。交通工程是系统工程,因此要综合考虑出行人群目的、交通工具及线路、换乘站点及规模、购物旅游人群数量及流向、商业网点布局、路口行人过道方式及位置、道路功能及特点(种类限制与时间控制。互通、单行、行人封闭、夜间与白昼)停车场分布等许多相关问题。要和谐,就是要有最好的综合分析,充分照顾到近远期的发展需求,照顾到交通与商业、景观的需求。以保持历史风格为出发点,以完善、促进、优化为指导思想,尽量不改变原有格局。完善购物环境、提高交通效率、降低地面车辆密度、改善城市的市容市貌,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3、鉴于市中心区的地位在逐渐强化,交通需求是其中主要矛盾之一。有必要开辟铁路南北方向的新的交通干道,以便适应可以预见的城市快速发展与繁荣的需要。关键是要选好路线。

比如:

    第一、北京大街下穿人民大街(路堑+桥+路堑)方案:

      减少横向干扰,从西广场开始沿北京大街开挖路堑下穿人民大街后在宁波路位置上升到原地面。这样可以使西广场入城车流避开人民大街车流的干扰,直达市区。同时也使人民大街减少一个大路口,行车更加顺畅。

    第二、人民大街南北连通(路堑+隧道+路堑)方案:由于人民大街在新发路至北京大街之间路段,自然坡度较大,必要时路堑起点可以从北安路开始,沿人民大街向北开挖路堑,在北京大街路口前完全进入地下(隧道),即隧道起点从北京大街路口开始一直向北穿过火车站及铁北二路,在进入台北大街路口前结束。就是说人民大街从北京大街路口以北路段,只许公交车沿途行使,东西向道路,比如珠江路、杭州路、黄河路只有旅游专用敞开式电力公交车通行,出租车等不得进入车站周围区域。如此即完成南北人民大街连通的历史任务,完善区域路网功能,又避免对火车站前区域商业氛围的干扰,达到交通、商业两个体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三、前两个方案的结合,在技术上要根据人民大街与北京大街道路纵断数据进行竖向分析对比,考虑道路两侧既有建筑物出入口问题,排水问题,行人过街问题,经综合全面的技术比较与利益权衡之后才能确定。

    第四、西道口位置,在凯旋路与辽宁路之间打通一条由北向南的单行线,变西广大街为出城单行线。原则是向外出城方向应优先,向内进城方向可以绕行。

    第五、让开大路打通两厢。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为路。当年要不是在老城区拥挤的建筑群中硬是咬牙拆出一条空地,哪有现在的亚泰大街。开挖隧道使西广大街与康平街之间联通;

    第六、与人民大街相交的小路口车辆可以右进右出,不必等待信号。像珠江路、邓东西向道路既然两侧商业如此发达,可以考虑在道路上设封闭式人行天桥使之与两侧建筑物二层连接,即可方便购物人群在各商家的流动,又减少地面人口密度,缓解交通拥挤程度。  

    第七、加强对行人的管理。可以在道路两侧设护栏,防止有人在非斑马线位置穿越道路。

    第八、适当减少或合并距离较近的路口的信号灯,相邻道路可以就近并路通过人民大街,减少支路对主干路的干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