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往事:抗美援朝捐飞机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很快就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刚刚在废墟中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击侵略者。翻身解放了的全国人民听从党中央的召唤,以实际行动支援正义斗争。在辽北地区就有1万多名爱国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两万多名民工整装入朝,承担起运输担架队和修筑公路、桥梁等任务。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为了加强国防、支援中国人民志愿
军,保卫祖国、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向全国人民提出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发起了向志愿军捐献武器的运动。
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还比较困难、还不能衣食无忧,但大家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知道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的道理,为了支援前线,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捐献运动中来。全国各地的工厂、学校、农村及社会各界都订出了捐献现金的计划,厂矿工人除捐献现金外,大家还以努力生产,增加产量来响应这一运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高潮,把收入和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捐献给国家。豫剧著名演员常香玉带领剧社巡回义演,用全部演出收入捐献了一架“常香玉号”战斗机、北京市的家庭妇女参加疏通护城河的劳动,用工资购买了“北京妇女号”飞机的事迹更激起了民众的捐献热情。几天时间民众就捐献了两千多架飞机,一百多门大炮和坦克、高射炮。
捐献活动还在不断深入,向中小城市扩展。在辽北地区,各县人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各县、区、村都成立了捐献委员会和小组开展工作。
1951年6月14日铁岭县抗美援朝分会召开第四次扩大委员会,一致表示支持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推行爱国公约,开展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加强对捐献武器运动的领导,并决定铁岭也要捐献两架“铁岭号”战斗机。为此,会议制定了铁岭捐献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要求各工厂、行业、机关、学校、街道、农村立即召开代表会,要求在城市的每院、每户,工厂中的一个车间、一个小组,农村的每个生产组、每家农户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实际业务,订出具体、切实可行的“爱国公约”和增产节约计划。
在铁岭城内,各机关单位的职工马上行动起来,争先恐后捐款,据报纸报道:县搬运公司职工在一天内就捐款226万元(旧币),公司还作出决议,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好物资交流工作、提高搬运效率、努力增加收入来继续作贡献。“国营建筑工业管理局第一制袋厂及辽西纺织厂职工已分别集会,决定今后半年内全体职工每月献工一天,将所得作为捐献(估计六个月中职工献工所得约为3000万元)。”铁岭师范学校爱好美术的师生组织了美术社会服务组,决定将画广告的收入所得全部捐献。县里的曲艺界、文化馆及各机关、单位的业余剧团明确表示将演出所得全部捐献。8日,县工商联开会专门讨论了提高生产、改善经营、增加收入、积极捐献的办法,并提出向首都及天津工商界学习,在深入抗美援朝运动中,决不落在各界后边……
捐献活动当月的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东北各地初步捐献飞机百架”的消息,提到了捐献两架飞机的铁岭,简单一行字让我们感受到了铁岭人民支持抗美援朝的爱国精神、在打击侵略者的战场上,铁岭人民出的一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