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铁岭(31)圆通寺白塔
http://sucimg.itc.cn/sblog/o07bf602366c3c16fc6856c80b0811fd3
白塔是铁岭现存最古老的塔,此塔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高32米。塔身为青砖垒造,略成锥形。塔顶刹杆有铜盘和宝珠,塔座八面嵌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表达了百姓希望安居乐业的愿望。八个大字上面还各有浮雕佛像一尊,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塔基和塔身有砖雕装饰,每层塔檐都悬挂铜镜和铃锋,因塔全身经石灰涂白,洁白耀眼,所以俗称为“白塔”。古时此塔为城中最高建筑,康熙铁岭县志记载:“在城西北隅,有浮屠十三级,二十里外可望而见之”。清朝李呈祥写“铁岭塔”诗赞颂:“古塔十三级,北城独立幽。八方随佛日,一柱起边愁。铃铎诸天语,阶梯象罔求。无从登眺去,仰视自悠悠。”。古人也曾用“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忽见白塔尖,钻入青天半”的诗句赞美雨后古塔在蓝天白云下的秀丽景色,“白塔横云”也成为了铁岭八景之一。
http://sucimg.itc.cn/sblog/o1ac3738cae3d4d4b2fd4b44d07d9cd1f
此塔建于何年何月,说法不一,查史料,据民国四年《铁岭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从塔顶上坠下来一块铜牌,长一尺三寸,宽六寸五分,厚二分,上面刻写的是明万历十九年(1590年)《重修圆通寺塔记》的碑文,碑文记载:“夫银州圆通寺塔乃建自太和二年”。所说太和(也有作大和)是唐朝第十四代皇帝、唐文宗李昂的年号,唐太(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距今已有近一千二百年了。 但也有专家实地考证,认为铁岭白塔并不具备唐塔的特征,该塔建筑所用之砖,考古界称为“勾纹砖”,为辽代特征砖,所以说此塔不会早于辽代(或许辽代有过大的重建也未可知),但无论怎样,称之为千年古塔还是当之无愧的。
http://sucimg.itc.cn/sblog/j8d9fb6ca3543f21298cde362f83d8caf
当初的圆通寺是一座佛教寺庙,“圆通”乃禅语,是佛门中的精华语句,“无罣碍无恐怖光明朗澈之谓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皆空之谓通”,用它作佛寺名,是个好名字。
http://sucimg.itc.cn/sblog/o8aa03cc5414c3fe6e5927a7189f58e40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一品夫人李门宿氏往降于香,见此塔不堪,乃咨嗟不已,遂率同缘信女发心修治,先出资财银两,匠役数十名,于万历十九年二月兴工,命匠砖坠者补之,木腐者易之,原无者增之,新铸铁葫银佛一尊铜佛九尊,塔顶东南新庙一座,铜炉一尊,铜碑一面,新镜三百四十圆,新铃一百四个,各色铁钉二十斤,新兽八十头,石灰六百石,至本年五月内功完,此塔一整焕然聿新”。大修完工之后不仅立碑记载,并且将李夫人和以下助缘信女共计36人还“同勒于碑,以为万古记”。风吹日晒,风雨侵蚀,破损严重的古塔焕然一新。
http://sucimg.itc.cn/sblog/j5c713a619457c0a6be5d93e97503c47b
可惜此时的白塔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因为是佛塔,自然是要将其称为圆通寺白塔的,因而与圆通观已毫无关系。伪满时期“该塔年久失修砖砾倾颓鸟雀营巢现状不堪”,无人问津。
后一篇:寻觅铁岭(32)铁岭的油房

加载中…